“共享用电”解苗“渴”-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29 08:22:47
来源:安徽日报

“共享用电”解苗“渴”

字体:

  炎炎夏日,涡阳县牌坊镇耿皇居委会的玉米地里,村民邹纪伦和几位乡亲在田头树阴下歇息。不远处,喷灌设备喷洒而出的水流,滋润着干渴的禾苗。

  “老邹,用电还顺利吧?”7月24日,正在巡视抗旱线路的牌坊供电所员工邹辉与王艳平,一边打招呼,一边走向地头机井旁的智慧农业用电终端,仔细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顺得很!”邹纪伦笑着回应,“种了半辈子地,以前抗旱全靠柴油机,成本高、费力气,还得专门有人盯着。现在好了,扫一下电表箱的二维码,电机就出水,人还能腾出手干别的。你们这抗旱‘神器’是真方便!”

  邹纪伦口中的“神器”,是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推出的“共享电表箱”。一处安装点最多可供4户同时使用。农户只需用手机扫描箱上的二维码,在线支付电费,即可实现“即扫即用”;用电结束后“即停即结”,剩余电费自动原路退回。二维码旁还贴着醒目的服务电话,确保随时响应农户需求。

  “‘共享电表箱’就在地头,扫码就能用电,浇水随时都行,太方便了!”牌坊镇耿楼村种植大户邹化亮深有感触。他今年种了170多亩玉米,过去用柴油机抗旱,浇一遍地需要6天时间,还得日夜看守。如今采用电力灌溉,4天就能完成,不仅省心省力,每亩地还能节省成本约5元。“有电有水,收成就有了保障!”邹化亮对今年的秋粮丰收充满信心。

  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在地玉米普遍受旱。“旱情就是命令。我们紧盯农户需求,从现场勘查到装表接电全程提速办理,确保灌溉用电申请‘当日受理、次日通电’,让抗旱‘不等待’。”邹辉介绍。截至目前,该供电所已安装“共享电表箱”57处,通电表位171个,可满足1.5万亩农田的有效灌溉。(记者 任雷 通讯员 娄延旭)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