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虚拟电厂保障城市平稳电力供应-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7/30 09:39:23
来源: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合肥虚拟电厂保障城市平稳电力供应

字体:

  7月28日12时33分,一天中电力负荷最高时段,走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合肥虚拟电厂系统显示着:合肥电网最大负荷1186.9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出力266.8万千瓦,占比22.5%。

  看起来不起眼的合肥虚拟电厂,正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合肥虚拟电厂先后完成车网互动规模化实测、分布式光伏绿色电力中长期交易,参与长三角电力互济交易,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合肥方案”。

  只需几十秒就能平稳调节负荷

  7月28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吕晓娜、孔德骏等人通过合肥虚拟电厂实时监控全市新能源发电情况,对新接入虚拟电厂的多个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开展负荷调试工作。

  “通过虚拟电厂下发指令几十秒钟内,分布于不同地点的换电站工作功率就会稍稍降低,这些电将会‘聚沙成塔’成为可观的电量,‘调剂’供更多客户使用。”吕晓娜说。

  合肥虚拟电厂并非真正发电厂,而是“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它借助能源互联网技术,统一调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光伏电站、新型储能等资源,保障新能源平稳消纳与城市电网安全运行。其于2020年2月上线,接入资源总容量1205.3兆瓦。2023年升级为“5G+量子加密”虚拟电厂系统,安全性和负荷调控速度达到领先水平。

  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地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624.34万千瓦,占地区电源总装机容量54%,成为合肥电网第一大电源。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陈璐介绍。

  合肥虚拟电厂发挥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合肥地区,更跨步走出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4年7月22日至23日,华东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合肥、芜湖等地虚拟电厂联合参与长三角电力互济交易。利用安徽和上海用电高峰“时间差”,午峰安徽支援上海31兆瓦,晚峰上海支援安徽30兆瓦,实现两地午、晚峰错峰互济,补缺电力需求。

  绿电交易、反向放电,功能应用更丰富

  为做好绿电交易服务,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于今年3月完成合肥虚拟电厂和安徽省电力交易平台系统互通,使其具备绿电中长期交易资格。目前,已完成全市2.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代理协议签订、7.8万千瓦负荷侧资源管理签订。

  5月22日和6月27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翟承达通过虚拟电厂对安徽合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站绿电挂牌交易,两次累计成交电量2000千瓦时,成交均价418元/兆瓦时。翟承达介绍,虚拟电厂将分布式光伏电站汇聚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能提高新能源市场消纳水平,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完成交易的客户可获绿电和绿证使用资格。

  目前,合肥虚拟电厂接入资源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的资源为72.16万千瓦,精准调控新能源汽车开展车网互动,同样在城市电力保供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车网互动方面,合肥虚拟电厂接入资源中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换电站资源为72.16万千瓦,开展车网互动,对电力保供作用重大。

  5月30日10时,陈璐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发出调度指令,合肥市政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5个大型车网互动示范站点内的V2G车网互动充电桩立即响应,新能源汽车向电网侧放电,持续近4个小时,累计放电超5000千瓦时,参与活动的车主每放电1千瓦时可获合肥市政府2元补贴。这是合肥市首次完成车网互动规模化实测,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今年3月,上海、江苏常州、安徽合肥和淮北、重庆等9个城市获批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截至6月底,合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49万辆,全市建成各类充电桩28.21万台,车桩比约1.7∶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测算,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容量约2300万千瓦时,最大充电负荷47.78万千瓦,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潜力巨大。

  “未来,随着市场化政策的持续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使其成为电网的‘充电宝’,合肥虚拟电厂将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多场景的功能应用。”国网合肥供电公司数字科技部专责刘康健表示。(李岩)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