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泳衣、草帽、沙滩椅等夏日用品需求激增。在临泉县浪鲨克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将色彩斑斓的布料裁剪、缝制成泳装,快速打包出运,一派繁忙景象。
“随着气温居高不下,我们的泳装生产线也进入了‘高温模式’。”浪鲨克公司总经理王希友说,这股生产热潮,要感谢阜阳海关的强力助推。
合肥海关所属阜阳海关持续优化惠企服务,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建立“一对一”关企沟通机制等,深入调研清凉产品出口企业需求,围绕质量标准管理、政策法规解读、原产地证书签发等提供精准指导,着力疏通出口堵点,助力企业抢抓“夏日经济”机遇。
“阜阳海关为我们提供了欧盟环保纺织认证、美国UPF防晒标准等主要国际市场的进口货物要求,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后,我们的产品订单大幅度增长。”王希友说,现在产品通关速度快了,资金回流加速,减轻了周转压力,公司今年出口额增长达20%。目前海外订单持续火爆,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
海关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阜阳海关为辖区竹木草制品企业量身打造“远程查验”新模式,实现属地查检快速验放,单批货物从预约到查检完毕,平均时长压缩至0.5天,有力支持防晒草帽、沙滩椅等产品畅销海外。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阜阳市服装类产品出口5.7亿元,占同期全市出口额的11.2%;竹木草制品出口表现更为亮眼,达9.8亿元,占比19.3%。
乘着海关改革的东风,“阜阳制造”正加速驶向全球市场。阜阳海关副关长杜超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需求,优化监管服务,以改革创新破解通关难题,助力应季商品加速出海,书写“皖美智造”新篇章。记者 李鹏 本报通讯员 史景娣 李琼芳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