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通关提速-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12 08:38:00
来源:安徽日报

精准服务,通关提速

字体:

  “10分钟左右就出证了!以前从提交申请单证到拿到证书要3天以上,现在效率太高了。”8月7日,望着即将出口的96吨UN3077甲基硫菌灵,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朱张笑着说。

  缘何能提速?“这批货物,是我省首批采用危险货物包装差异化评定试点产品。随着首份采用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的《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生成,安徽成为全国第三个实施该试点的省份。”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

  差异化合格评定由海关针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推出,是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的灵活创新。该模式将监管资源精准投向优质企业及安全风险较低的危险货物,在严守检验鉴定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据了解,差异化合格评定目前聚焦UN3077(对环境有危害的固体物质)和UN3082(对环境有危害的液体物质)两类产品。近年来,这类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且因风险较低,检验不合格率逐年下降。为顺应市场发展、精准服务企业,海关总署推出此项差异化措施。

  位于马鞍山市的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公司也已享受到这项政策的红利。“不仅出证时间大幅提速,仓储物流成本也显著降低,这更利于我们抢订单、拓市场。”公司总经理助理饶升说。

  据悉,目前危险货物包装差异化评定试点已陆续在马鞍山、池州落地。模式应用后,除需现场检验的批次外,危险货物从查验到出证放行的时间从平均3天至4天压缩至30分钟以内,通关效率提升超90%,基本实现“申报即放行”。

  企业的获得感不止于高效通关,更在于经济效益。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邹先炎算了“一笔账”,预计这项举措每年能为公司节约仓储成本约50万元。

  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关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危险货物包装差异化评定试点将持续为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注入新动能。(记者 何珂)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