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铸天平 忠诚为民守正义——追记无为市人民法院法官田明龙-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16 10:54:46
来源:新华网

赤子之心铸天平 忠诚为民守正义——追记无为市人民法院法官田明龙

字体:

  新华网合肥8月16日电(周雨濛)34年扎根基层,444件刑事案件,20余封感谢信,零投诉零违纪……无为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原庭长田明龙,用生命丈量正义,以担当、为民、清廉的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2024年8月2日,田明龙因病离世,年仅59岁。他的故事,通过家人的追忆、同事的感怀和群众的赞誉,汇聚成新时代政法英模的生动注脚。

  担当如山:大案要案前的“铁面脊梁”

  在田明龙的办公桌上,红黄蓝绿的标签曾密密麻麻贴满案卷,它们标记着罪恶的案件、受害者的血泪。“红标签”是田明龙办案卷宗上最醒目的记号,标记着扫黑除恶的雷霆之势。  

  田明龙生前工作照。(资料图 受访单位供图)

  2020年,他主审的翟某某涉黑案——15名被告、60余起犯罪事实、5天庭审、380页判决书。面对如山卷宗,他连续数月以办公室为家,逐页核对证据,最终形成逻辑严密的判决,成为全市法院典型案例。

  “这枚‘红标签’,浸透了一名刑事法官的赤胆忠心——它贴在扫黑除恶的卷宗上,更贴在人民安全感的最深处。”无为市人民法院高沟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周澜说。在他的记忆里,田明龙的办公室永远亮着灯。

  在刑事审判一线,田明龙始终冲锋在前。监察体制改革后芜湖首例职务犯罪案,他带头攻坚;非法集资、涉众型经济犯罪等“骨头案”,他创新审判思路,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担任刑庭庭长8年间,他带领团队荣获市级“三八红旗集体”“集体三等功”等荣誉。而他自己在高强度的审判压力下,身体日渐消瘦,不幸被诊断患有癌症。

  “他总说案件等不得,可自己的身体却一拖再拖。”妻子李晓莉红着眼眶回忆道。2019年10月,田明龙的体检报告显示肿瘤指标异常,医生要求立即复查,他却说:“等办完手头这几个案子再说。”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直到2020年完成重大案件审理后,他才拖着病体去医院,确诊时已是癌症中晚期。

  化疗期间,他的手机依然24小时开机,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案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扫黑除恶的财产刑执行……务必要盯紧……”

  为民似水:百姓心间的“柔情法官”

  “蓝标签”记录着田明龙的司法温情。  

  2018年,无为市人民法院组织的家庭助廉活动上,田明龙给妻子献花。(资料图 受访单位供图)

  2018年,曾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156.2万元涉案资金涉及全国近百名群众。面对焦急的受害者,他带领干警跨省追踪资金流向,在海量银行流水中逐笔核对,最终追回151.4万元。当福建、黑龙江的受害人专程送来锦旗时,他只说:“老百姓不容易,我们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他的“换位思考”贯穿职业生涯。为让群众少跑腿,他主动电话沟通,被误认为“诈骗分子”也不恼火;审理家庭纠纷案件时,他注重调解,缓和社会矛盾;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总以耐心倾听化解怨气。同事回忆:“他办公抽屉里珍藏的感谢信,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正是始终秉承着对群众的无限深情,他从来没有对群众红过脸,很多案件受害人都对他的耐心赞誉有加。

  在安徽培鸿律师事务所律师乐志飞看来,田法官的心,一直都是温暖的,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却又不失温度。

  清廉若雪:天平之下的“不沾尘埃”

  “白标签”是田明龙坚守的廉洁底线。“他呀,是不为名、不图利、不近人情的好法官!”这是案件当事人对他最朴实的评价。

  “我们必须管好用好自己手中的审判权,不贪赃、不枉法。”他曾时常在庭务会上强调,这不仅是对庭内人员的提醒,更是对自己的警示和要求。

  2018年,他的妻子在“家庭助廉”座谈会上饱含深情地聊起她眼中的“孬子”,一心扑在工作上,总把依法办案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看得比什么都重。

  妻子回忆,有的当事人在权益得到维护后,想请他吃饭聊表谢意,都被他婉言谢绝,即便是亲友间的聚会他也谨慎规避。曾经有一名犯罪嫌疑人亲属苦于无法私下接触,遂在下班后一路尾随但被他发现,犯罪嫌疑人亲属说明意图,希望对案件予以关照,并拿出用黑塑料袋包扎的一沓钱向他塞去,他当场严词拒绝。

  作为与田明龙打过十余年交道的律师乐志飞,用三个“从未”评价他:从未摆官威、从未轻视辩护权、从未动摇法律底线。

  田明龙生前治病期间仍在研究专业知识。(资料图 受访单位供图)

  2024年,这位“老黄牛”法官燃尽生命最后一滴灯油,留下的是一沓贴满标签的卷宗、一群继承其精神的同仁,和百姓口中“信得过的好法官”口碑。

  田明龙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法庭之上,众生平等”的格局与担当。他的“担当之红”流淌在扫黑除恶的剑锋上,“为民之蓝”荡漾在田间地头的法庭里,“清廉之白”镌刻在新时代法治的丰碑中。这位用生命诠释忠诚的法官,终将成为照亮法治长河的一颗恒星,他的精神之火,永不熄灭。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