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皖西大地热浪翻滚。响洪甸水库水面蒸腾着氤氲热气,而横跨湖面的全线控制性工程鲜花湖特大桥现场,数百名建设者正顶着高温,在钢铁架构间穿梭忙碌。这座“空中长廊”距正式合龙仅剩不到30天。一个月后,一件横跨碧波的艺术巨作将在此诞生,为年底全线通车筑牢关键一环。
钢铁脊梁经“烤”验
上午十点,阳光穿透云层,桥面钢板被晒得滚烫。主跨施工现场,焊工师傅们戴着防护面罩,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现在是合龙前的关键期,每道焊缝都得焊结实,一道都不能马虎。”摘下面罩的李师傅,黝黑的脸上印着深深的勒痕,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拧开水壶猛灌几口,“这点热不算啥,想想一个月后大桥合龙的样子,浑身就有劲儿。”
项目部实行“早出工、晚收工、午歇工”的弹性作息,午后三点哨声一响,工人们便准时返岗继续作业。
碧波之上赶进度
远眺鲜花湖特大桥如巨龙从两岸向湖心伸展。目前东西两岸引桥已完工,主跨挂篮施工剩余最后两节段,预计一个月后将实现精准合龙。这道关键工序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
“就像给空中钢铁巨人搭骨架,每步都得精准。”项目总工程师肖永红拿着图纸在桥墩下比划,“每天的材料运输、焊接质量、结构校准,每个环节都得像钟表齿轮般严丝合缝。”
匠心雕琢筑精品
“鲜花湖特大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即将诞生的艺术作品。”项目设计师张文俊站在观景台眺望,这座大桥长1043米,主跨220米,主塔高42米,呈人字形,加上主梁高度,斜拉索塔顶距地面高达100米,主墩采用呈剪刀X型的双支薄壁墩,高度分别为55米和50米,下部为群桩基础。桥身如白鹭掠湖,桥塔借鉴“皖西民居”飞檐造型,将现代工程美学与地域文化巧妙融合。
艺术化设计给施工带来挑战。桥面铺装时,工人们需在高温下控制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确保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就像给大桥铺地毯,既要有强度,又要美观。将来通车后,车轮驶过不会有颠簸感。
合龙时刻勇冲刺
“要每日定时定点为现场工人开展送清凉活动,提供冰水、西瓜、绿豆汤等,以实际行动传递人文关怀,让工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和襄公司杨轶副总经理说道。为保障工人健康,工地设有防暑点,备足藿香正气水、绿豆汤、冰镇西瓜。
夕阳西下,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当最后一抹余晖褪去,工地照明灯次第亮起,如繁星坠入钢铁丛林。夜间作业的工人开始接班,焊花与灯光在夜空交织成星河。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坚守诠释担当。
一个月后,当最后一节段精准对接,鲜花湖特大桥将傲然合龙。此刻建设者们流下的每滴汗水,都将成为这件“艺术巨作”最璀璨的注脚,见证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书写筑路人的热血与荣光。(倪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