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
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是马鞍山的新发展定位,承载着时代呼唤与群众期盼。回望2020-2025五年,中国式现代化的马鞍山实践在一江两岸展开。
马鞍山地处安徽江苏两省交界处,长江穿城而过,身处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马鞍山既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东大门”与“桥头堡”,又是正在打造的长三角“白菜心”。
改革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这一路,马鞍山发展的亮色不断蓄积——以改革为要,引领探路,活力迸发。 2021-2024年,全市GDP年均增长6.2%。2025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6.3%。经济增速排在安徽省前三,居长三角41个城市前十。
绿色
马鞍山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先行示范区。
马鞍山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责任担当,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按照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防洪治理、景观提升“五合一”思路,以薛家洼区域为突破口,全面打响“长江保卫战”。
近年来,马鞍山注重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南京市、镇江市协同立法,共同实施《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设立“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日”,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长江干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从“建新绿”到“护常绿”,从“治末端”到“抓源头”,从“突击战”到“持久战”,马鞍山以决心之强、力度之大、成效之稳,答好了生态这道关键题,扛起了长江大保护的使命和担当。
创新
马鞍山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数字经济激荡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万千气象中,马鞍山因地制宜,聚焦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6日,全市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正式发布并深入解读了《马鞍山2025年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2025年5月12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马鞍山揽获13项大奖——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各5项。获奖总数跃居全省第3位!
近年来,马鞍山创新体系日趋完善,2024年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第64位,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三县三区均跻身全省前10。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90.6亿元,同比增长6.6%,居全省第2位,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
马鞍山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携数智之力,让产业焕发时代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开放
马鞍山以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全面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马鞍山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聚力构建“通江达海、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体系。
作为一条跨市跨省的都市圈通勤铁路,宁马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挑起马鞍山主城与南京,以及沿线城镇间公共交通出行“大梁”,高效助力打造南京都市圈“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
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东大门”“桥头堡”,马鞍山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全市域、全领域与长三角同频共振。
从交通动脉的硬联通到产业协同的深融合,再到民生服务的软接轨,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正是马鞍山深度融入长三角的生动缩影。
融合
马鞍山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马鞍山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向城市全域延伸,入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
如今的马鞍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
2025年5月16日,安徽省首家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向世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璀璨的“凌家滩篇章”。
从物质到精神,马鞍山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两种“食粮”的同步渴望与追求。
马鞍山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精神文明更加绚丽,城市气质更加彰显,人文经济更加火热,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民生
马鞍山坚持民生为大,努力打造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
马鞍山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马鞍山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以建设“三公里”就业圈为抓手,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是马鞍山百姓最为骄傲的事。2024年,该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6万元、3.5万元,均居全省第一。
除了在经济和生活服务上为百姓赋能,马鞍山更在社会保障领域筑起安全网。
从低收入群体到边缘家庭,从青年求职到老年福利,马鞍山通过“困有所扶”集成改革,确保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
从托底保障到发展共享,从群众满意到群众期待,“百姓富”的内涵,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实在。
征途
马鞍山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既出好成绩、又出好干部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
马鞍山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进实施农村党建“五大先锋”工程、城市社区党建“零距离”工程,切实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统筹抓好机关、国企、高校、中小学校、公立医院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领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当新时代春风拂过江东大地,当现代化号角响彻一江两岸,马鞍山儿女正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推动各项工作进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在长三角走在前列、在全国争先进位。改革开路,创新破题,写下一份全新的期待。路在延伸,奋斗永无止境!且看下一个五年!(邬刚 史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