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公安局:回应群众关切 办好出行实事-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23 17:03:03
来源:六安市公安局

六安市公安局:回应群众关切 办好出行实事

字体:

  近来,六安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四优化两提升”工程,通过优化信号灯配时、道路通行设施、校园周边设施及警示标志设施,着力提升通行效率与出行安全度,让“绿波畅行”“智慧车道”“安全守护”等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绿波网络,让通行更高效

  六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借助视频巡查、实地测算、后台验证等科学手段,优化信号周期、精细划分控制时段,实现市区主要路段的信号灯联网联控。

  从2024年下半年打造佛子岭路、长江中路等7条城市绿波动脉,到2025年初新增磨子潭路、金裕大道等9条绿波路段,全市绿波网已从“四横三纵”升级为“八横八纵”。截至今年7月底,31条绿波路段总长达113公里,平均行程时间缩短28.4%,平均速度提高37.6%,通行效率提升32.6%,“一路畅行”从愿景变为现实。

  创新智慧车道,破解拥堵难题

  六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经实地调研与民意征集,推出可变车道、物理潮汐车道、左转弯待转区等智慧化解决方案,为城市道路“舒筋活络”。目前,全市已试点2处可变车道,另有4处正在施工。

  此外,30处物理潮汐车道通过移动中央隔离护栏灵活增减车道,每处通行效率提升约25%;200处左转弯待转区让左转车辆绿灯通过率提高25%,105处新增待转区即将投入使用。这些“小调整”带来了通行效率的“大提升”,有效缓解了高峰期拥堵压力。

  聚焦民生细节,守护出行安全

  为减少车辆与行人间交通事故,六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对主城区行人过街相关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不同宽度道路的行人过街时长进行科学调整,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将人行灯设置时间调至大于测试时间,让每位行人都能从容安全过马路。

  除完善基础安全设施,支队更从细节着手守护群众安全。通过设置专用信号灯、施划导向线与停止线、安装警示标识,明确通行秩序,辅以电子监控抓拍不礼让车辆,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使路口右转事故数量直线下降。在人流密集的路口放置“遮阳棚”,为群众遮挡烈日风雨,成了暖心“避风港”。这些细微改进,彰显了“群众出行无小事”理念,让群众感受到满满安全感。

  下一步,六安公安将持续以科技信息化为支撑,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让群众在每一次出行中直观感受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提升,让城市交通更顺畅、安全、暖心。(罗义亮)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