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鞋博物馆 遇见“行走”的非遗-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26 11:39:13
来源:泗县县委宣传部

在中国古鞋博物馆 遇见“行走”的非遗

字体:

  今年暑期,位于泗县的中国古鞋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作为全国首家以鞋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却凭借独特的定位和丰富的非遗体验,成为许多家庭和学生暑期文化游的热门选择。据统计,七月份以来,该馆日均接待游客量较平日增长近三倍。

  中国古鞋博物馆坐落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畔,面积虽“小”,内容却“精专”。62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汇聚了从夏朝至20世纪40年代的数百件古鞋和仿古鞋饰,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靴、战国胡靴、魏晋登山屐等珍贵藏品,清晰勾勒出中国鞋文化几千年的演变脉络。

  馆内最具特色的“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展区,更是将非遗展示与观众体验深度结合,成为最聚人气的区域。这项源自百年民间传承的非遗技艺,采用纯手工缝制,融入了多种中草药配方,兼具舒适度与养生功能。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一边了解古鞋文化,一边体验中医药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魅力。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像中国古鞋博物馆这样聚焦细分领域的小型主题博物馆,正以其专业性和互动性,赢得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而泗县中草药物布鞋也借势“出圈”,许多游客参观后纷纷选购一双“可穿走的非遗”作为纪念,带动布鞋销量显著增长。其实,早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泗县药物布鞋就已经大放异彩。不仅5天实现现场零售额15万元,更与5家企业达成2100万元合作意向,成功将非遗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博物馆不再只是‘看’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空间,”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型主题馆,更要打出特色牌,让‘非遗’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如今,泗县药物布鞋已开发出4大类80多个品种,融合京剧脸谱、国画、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实用性与文化价值兼备的“潮流单品”。而在中国古鞋博物馆,这双布鞋更成为连接古今、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王宝林)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