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靶向发力为企业注入发展“强心剂”-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26 11:47:55
来源:马鞍山日报

含山:靶向发力为企业注入发展“强心剂”

字体:

  含山县深耕工业经济发展,以靶向发力的硬招实招,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实现“精准帮扶”,铸就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2%,近三年来共培育新增入规工业企业93家。

  科技赋能,激活工业发展新图景

  走进铜闸镇晶盛能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4台机械手井然有序地将投放的原料按设定程序生产成光伏组件,层压机对产品进行高温加热,产品下线后工人对其进行质量验收,整个生产过程已实现全自动化。据该公司股东李明涛介绍:“公司在2024年6月投资1300多万元进行产线升级,现已跻身国内少数拥有柔性生产线的先进企业行列,极大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公司共有80多名工人,除了必要的关键节点上需要人工进行管理,整条流水线已实现全自动化运转。”

  而在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顾耀春表示企业始终坚持创新理念,致力于以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拥有国际领先的铸造装备线5条,铸件年产能10万吨。拥有各类CNC精密加工设备1200余台套,自动化装备380台套。已开展30项自动化改造,累计减少14个操作工,人均产能平均提升110%,机加工年产能1.1亿件。

  县工信局副局长谢翠军表示:“目前县内许多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我们也鼓励支持企业加强创新投入,实现科技赋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实现更好的突破发展。”

  政策引领,培育专精特新新沃土

  为了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2024年含山县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在梯度培育、创新激励、数字转型及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实施建立培育库、加强梯度培育、推进创新发展等多项举措,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谢翠军介绍,在2021年和2022年,含山县对获评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的同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海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分别奖励10万元。“对相关企业进行奖励一方面是为了激励企业发展,充分调动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希望形成正向引导,鼓励县内其他企业向这些标杆企业看齐,带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同时我们也梳理了国家、省、市、县关于技术改造、专精特新、智能工厂、‘三首一新’等相关政策要点,编制‘政策明白纸’,送政策上门。今年以来就召开了3场政策宣讲会,明确各类政策申报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应报尽报。”谢翠军说。

  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和人才难题,谢翠军详细介绍了相关举措,“我们会定期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企业发展力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问题。针对用工难题,持续抓好企业用工对接,掌握企业用工实际需求,积极推送企业招聘信息,为企业招工引才。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动能转换,绘就产业发展新面貌

  在晶盛能源科技公司,李明涛展示了生产出来的柔性太阳能组件,相较于之前传统的硬质组件,这种柔性组件质量更轻,应用场景和范围更加广阔。李明涛表示,“目前我们生产的柔性组件能够广泛应用于户型棚顶、承重能力有限的房顶以及各类厂房顶部等场景,极大地拓宽了太阳能产品的使用范围,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在新的细分领域赛道上,发挥出我们的最大优势,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除了新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外,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在不断推进,谢翠军表示,传统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掉队,必须要适应市场变化 ,坚定不移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谢翠军介绍,从2020年开始,含山县紧盯铸造产业整治提升工作,以政策引导、产能置换、分类提升等为主要抓手,全力推动“铸造大县”向“智造强县”转型升级。2022年,在全省率先开展铸造产能置换工作,清退低端低效产能,为先进产能让出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共清退56家低效铸造企业、82万吨铸造产能,完成16个新建项目、34万吨产能置换。

  含山县将持续统筹发力,跟踪近规企业投产情况,积极争取项目总部支持,全面提速新项目投产入规进程。同时优化为企服务,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助力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通过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引擎”,在新的发展赛道上持续抢占“制高点”。(通讯员 马浩 梁鑫)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