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我省用电负荷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6857万千瓦,全省日用电量也连续创出新高。其中,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同比增长10.54%,今年第四次打破历史纪录。为应对用电紧张形势,国网安徽电力启动第三轮居民“节电响应”活动,日均压低晚高峰负荷93.07万千瓦,显著缓解了电网运行压力。其中,8月21日当晚吸引190.76万有效节电用户参与,占报名总户数的62%,户均节电1.04千瓦时。
夏季居民用电负荷大、晚高峰占比高、持续时间集中。为缓解用电压力,今年7月至8月,国网安徽电力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部门,创新推出居民“节电响应”活动。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根据电力供需预测情况,提前发布节电邀约,鼓励居民压降用电负荷。
全省低压居民用户和个人充电桩用户可通过国网安徽电力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皖事通”App等多种渠道报名,一键参与。每节约1度电,可获3元电费奖励。活动结束后第三天,奖励自动发放至对应电费账户,并通过短信告知用户。
“节电响应”活动首轮任务于7月4日正式启动。合肥市民李女士报名参加后,在任务时段主动关闭家中一台空调,最终因节约3度多电而获得奖励。她还将电费到账截图分享至家庭群,动员亲友共同参与。
阜阳市民刘先生同样积极参与。他了解到,该活动不仅面向普通居民用户,也涵盖拥有独立户号的新能源汽车车主。7月4日晚,他调整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节约近15度电,获得40多元奖励。
“目前,第三轮活动的节电奖励已于8月24日预存至参与用户的电费账户中。”国网安徽电力营销服务中心负荷管理专责张世康告诉记者,自“节电响应”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参与用户已达543万户次,节约电量约490万千瓦时。
“晚高峰时段节约的电量主要来自煤电,相当于减少碳排放300多万吨。”张世康说,居民“节电响应”不仅培育了社会节电风尚,有效释放电网尖峰资源,助力工商业用户迎峰度夏,也实现了居民、政府、社会多方共赢,为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路径。(记者 丰静 通讯员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