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持续发展壮大,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做细做实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和作用发挥工作,近年来,舒城县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小家园”温暖“大队伍”、“小政策”提升“大效能”、“小平台”推动“大治理”丰富新就业群体“友好内涵”,有效汇聚基层治理新力量,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小家园”温暖“大队伍”。聚焦友好阵地,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多元服务空间。舒城县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舒新城市驿站等资源,打造“暖心驿站”25个,其中3家获评为“全省最美驿站”。聚焦营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通过在社区公园、商业综合体等显著位置设置导航指引牌,精准标注驿站、友好商家等点位,为快递员、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从业人员提供“一键导航”服务。组织县总工会、交通局、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舒城新业态公益联盟”,精心策划亲子阅读、主题观影等活动。面对面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各项服务,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网络,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小政策”提升“大效能”。聚焦友好服务,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精准服务举措。出台《舒城县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暖新清单”》,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在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整合教育、司法、行业协会等资源,开通“一站式”服务专线,实现维权咨询、法律援助“零障碍”。投入专项资金为1100余名新就业群体定制专属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为600余名新就业群体办理工伤保险。建立“绿色通道”,对物流行业企业在办理注册、业务变更等业务时,提供“马上就办”高效便捷准入服务。2024年以来,多部门联合办理政策解答、教育培训、法律援助等诉求42件,切实让新就业群体劳有所得、忧有所解。
以“小平台”推动“大治理”。聚焦友好组织,完善服务平台,激发群体协同效能。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协同平台,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职业优势参与社会治理。打造“舒新向党”社区报到平台,吸纳新就业群体党员职工担任兼职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等,目前已有160余名新就业群体完成社区报到,20名新就业群体成为移动网格员。深化党建引领积分制管理,鼓励“平安骑手”参与社区治理,借助其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及时发现上报交通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线索,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有效信息50余条。开展“四亮”行动,培育“雷锋车队”公益品牌,组织爱心送考、物资捐赠等志愿服务15次。建立先进典型培育机制,通过设立“三八红旗手”工作室、举办劳模讲堂等形式,培育市级以上先进典型6人,营造行业争先创优浓厚氛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徐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