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走进旌德县三溪镇,连片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秸秆压得直不起腰,收割机“轰隆隆”地在田间穿梭,稻穗被快速卷入,谷粒瞬间脱粒归仓,留下整齐的稻茬在田垄间“列队”。
这片稻田的主人刘大马,正蹲在田埂边,盯着收割机忙活。“往年人工割稻,我和老伴带仨亲戚,天不亮就下地,镰刀挥到胳膊抬不动,近十亩的水稻得耗一周。现在机械收割轻松多了!”他直起身,笑道,“你看这机子,收得干净不说,今年亩产比去年多了近百斤!”
搁以前,三溪社区的水稻收割可是“苦差事”。村民们背着镰刀、扛着扁担,割完稻还要捆成把、挑到打谷场脱粒,碰上秋雨,稻谷泡在水里发芽,不少农户急得心慌。
变化从社区前两年引入第一台收割机开始。“这机子一天能收十多亩,顶得上十几个劳力干三天。而且晚上也能作业,抢收时再也不怕天暗。”社区农机手小王坐在驾驶室里,熟练地操控着方向说道。
效率高了,收成也更喜人。刘大马捧着刚脱的谷粒给邻居看:“你瞧这谷粒,又圆又亮,没多少碎壳。粮站说这质量好,收购价能多给呢!”
机器的轰鸣声与农户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乐。接下来,三溪社区计划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化,同时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刘月星)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