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在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开通“3695180”服务热线接受企业主体业务咨询和投诉建议;推行综合窗口改革打造“一站式”业务办理……含山县以高效解决民生诉求为出发点,打造“5180”政务服务品牌,优化服务流程,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温度,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一站式”帮办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赵阿姨,这是您的身份证复印件,请拿好,在窗口马上就可以给您办好过户手续。”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市民赵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身着红马甲的志愿服务人员王荣星正耐心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自打造“5180”政务服务品牌以来,政务服务实现了从过去的能办到“好办、易办、快办”的升级。
含山县“5180”政务服务品牌依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通过组建“5180”志愿服务队,为企业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一站式办理。据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谷和仙介绍,“推广该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线上办’转变,我们开通了‘3695180’热线,为企业经营主体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群众线下来窗口办理时,通过‘一窗联办’模式推动更多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让办事群众‘只跑一趟办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服务效率。”
谷和仙表示,“5180”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了政务服务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在2024年入选全省政务服务效能典型案例,未来将为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数智化”应用
实现惠企利民精准破题
在“5180”政务服务窗口,线下业务办理和线上服务咨询并行不悖。谷和仙介绍,“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我们还特别开设了‘绿色通道’,对时限要求高的急办件当场办结,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
为完善政务服务机制,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在税务窗口、不动产窗口、公安局窗口、市场局窗口以及公积金大厅分中心投放5台“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为8000余人次提供服务。在为企服务方面,实现企业登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2025年为全县533家企业提供网上办证服务,申报办证比例达94.5%,累计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约1.1万元。
除了完善政务服务机制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谷和仙在大厅的一台服务终端前介绍,“近段时间以来,我们持续探索DeepSeek+政务服务应用,今年3月份正式上线运行了DeepSeek智能导办系统,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问答、流程指引、政策解读等全流程服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挖掘政务服务数据价值,将智能服务延伸至医保社保查询、市场登记预审、政策精准推送等领域,助力县域政务服务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型升级。”
“精细化”服务
厚植营商环境全新沃土
据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杜跃平介绍,为了切实优化县域营商环境,该局在政务服务领域做到了“先行一步”,深入推进企业经营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杜跃平举了一个例子,“像是服务大厅的工程建设综合窗口,主动上门对接企业,为企业提供报前指导、窗口陪同、协调跟进、旁站提交等多样化‘保姆式’服务,先后为含山县瑞江水泥制品、安徽创峰展览展示等公司标准化厂房建设实行帮代办服务,仅1天就顺利办出项目施工许可证,比原先承诺时限压缩2个工作日,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近年来,含山县通过招商引资吸纳多家企业落地办厂,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办理相关证件耗时繁琐、流程复杂,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务服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实施全流程极简审批,实现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多部门协同发力,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县发改委、资规局、环保局等部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实现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27个工作日办结,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11个工作日办结。“像县内引进的安徽贝斯特二期等项目已经实现了‘摘牌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在流程上进一步优化。”杜跃平说。
谷和仙表示,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会定期从专业知识、系统操作、服务规范等方面对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让“5180”服务品牌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持续推行周末节假日预约制度和延时服务行动,实现政务服务全事项全时段覆盖。每月对群众进行电话回访确认群众对办理服务事项的满意度,形成全链条闭环。
从开创“5180”服务品牌到如今政务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完善,含山县着眼民生诉求痛点,以技术为先导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擦亮服务品牌,走出了一条从“便我”到“便民”的跃升之路,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软实力”。(通讯员 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