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校园安全专题询问以来,我们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全县校园内外实施拉网式排查,动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主体与整改时限,扎实推进隐患销号管理。目前已排查并整改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各类校园安全隐患180个。”新学期伊始,含山县教育局负责人在总结校园安全专题询问阶段性成效时这样表示。
含山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9所,其中城区27所、乡镇42所、村级10所,在校学生48050人,校舍总面积60.68万平方米。为增强人大监督刚性、提升监督实效,2025年4月,含山县人大常委会启动为期7个月的校园安全管理专题询问工作,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水平,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精准问需:网络问卷广泛征集民意
专题调研期间,县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通过实地督导、查阅资料、网络问卷及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全面调研,重点了解安全体系建设、消防、食品安全、欺凌防治、心理健康及应急演练等方面的情况。
为精准聚焦问题,本次专题询问首次通过县政府网站、“含山好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共1165人参与,包括家长794人、教师236人、学生120人及其他人士15人。调查显示,校园及周边最突出的安全隐患前三项分别为:交通安全(车辆违规、外卖骑手超速等),共945人选择,占比81.12%;食品安全(食堂卫生、周边摊贩管理等),497人选择,占比42.66%;心理健康事件(欺凌、自伤/暴力倾向等),336人选择,占比28.84%。
不少受访者呼吁:“班主任应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孤立后进生,对家庭特殊情况学生加强心理关怀”“对学生霸凌行为要及时制止,坚决保护受害者”。数据还显示,60.43%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没有”或“流于形式”,反映出心理健康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县教育局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测评与干预,扩充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通过课程、班会、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并不断完善欺凌防治机制,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反对暴力、拒绝欺凌”的意识和能力。
即查即改: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县人大常委会在督导过程中坚持边查边改。环峰第二小学因地势低洼及排水管网堵塞,暴雨时校园常遭淹水,东侧还存在黑臭水体。县人大常委会现场交办,要求县建设办、住建局等单位迅速排查整改。在今年夏季暴雨来临前,该隐患已彻底解决。
在含山县第二中学,校方反映保安力量不足、年龄偏大、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县公安局负责人现场回应,不回避问题,立即开展专项整治。
含山县内有中小型水库68座,校园周边及学生通行路段等重点水域、塘口1384处,监管面广、难度大。今年暑假,县教育局开展“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发放《一封信》4.8万余份,联合各镇和水利局安装防溺水警示牌8300余个,设置救生设备1.2万套,在重点水域安装智能视频喊话系统126套。对留守儿童和特殊困难学生,落实班主任、教师与村党员、干部“双联”包保机制,全力筑牢学生安全屏障。
8月上旬起,专题询问进入整改落实阶段。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对照县人大常委会交办的问题清单扎实推进整改。2个月后,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回头看”,通过“先审议、后询问、再测评”的方式对整改情况跟踪问效。
含山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含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通过专题询问、执法检查、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定期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不折不扣督促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断凝聚起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合力,积极为全县师生营造平安稳定、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 (田斌锋 唐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