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步道上,市民悠然漫步;滨河露营地,孩童嬉笑打闹……眼下的怀宁县,正以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生态画卷,展现着河湖治理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怀宁县聚焦河湖治理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创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兼具生态效益与民生温度的特色治水之路。
责任落实是治理根基。怀宁县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制,借助智慧河长系统打通责任链条,推动各级河长主动履职、高效巡河。目前,全县巡河完成率与问题办结率均接近100%,构建起“发现—交办—整改—销号”全流程闭环机制,确保河湖问题处置不过夜、治理覆盖无死角。
长效管护为成效保驾护航。怀宁县已连续八年开展“河湖清洁月”品牌活动,持续消除存量问题、严控新增隐患;同时加强水域岸线管控,规范河道采砂行为,严格涉河项目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怀宁县财政每年专项投入1900余万元,委托专业环卫企业清理河道内外垃圾;安排339万元经费,为全县小型水库提供每座每年5次的标准化管养,以稳定投入守护河湖生态。
幸福河湖建设则让治理成果惠及民生。怀宁县分层推进国家、省、市级幸福河湖创建,现已成功打造3处省级、130处市级幸福河湖。随着滨水空间亲水设施不断完善,不仅释放了生态价值,更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需求,切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此外,怀宁县还从三方面强化治理:推进11条河流健康评价与“一河一策”方案修编,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完成878户堤顶民房迁建,改善53公里河湖岸线,实现安全、生态与民生共赢;与桐城市、潜山市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今年5月12日三地联合巡查大沙河,协同守护流域生态安全。(陈成 梁红)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