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议事”让“民声”落地有声-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9/11 08:17:06
来源:安徽日报

“板凳议事”让“民声”落地有声

字体:

  “我们社区靠近开渠中路,一些居民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近日,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杜集社区召开“红板凳”议事会,征求居民对社区居民公约的意见建议,50多岁的陈皊率先发言。

  陈皊说,杜集社区杜集组老年人口多,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建议把文明出行纳入公约。

  杜集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伟记下陈皊的建议后,其他几位居民围绕移风易俗各抒己见。

  “1个小时的议事会,收集了5条好建议,我们将纳入正在修订的居民公约。”王伟伟说,像这样的“红板凳”议事会,社区每月在4个居民组至少召开一次。

  杜集社区是“村改居”社区,下辖杜集、付洼、马庄、梁庄4个居民组,各组之间相距三四公里。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坐落于杜集组,另外3个居民组群众来回办事都不方便。”王伟伟说,2023年9月,他们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组建“红板凳”队伍,推出“红板凳”议事会,定期走进居民组,开展议事协商、调解矛盾纠纷、服务生产生活。

  杜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侯瑜介绍,社区买来40个红色塑料凳,每次下去开会带着“红板凳”,把会议地点选在广场或居民院落,大家围在一起议事,无形中拉近了干群距离。

  “红板凳”议事会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会后第一时间推动解决。

  去年10月,杜集社区在付洼居民组召开“红板凳”议事会,居民赵维金提出付洼许多道路没有修到边,遇到下雨天路边容易泥泞。

  针对付洼组“道路提档升级”诉求,杜集社区“两委”积极向矿山集街道有关部门反映,最终该路段提档工程被列入2025年市级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工。

  杜集社区梁庄居民组因采煤搬迁,152户居民于2008年整体搬入康园二期。多年来,由于没有通管道天然气,居民做饭用能多依靠液化气罐。

  通过“红板凳”议事会,社区“两委”了解到居民想尽快用上管道天然气的诉求后,多次奔波于矿山集街道、淮北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之间。

  今年2月25日,淮北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启动梁庄燃气管道扩面工程,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梁庄居民于8月20日用上了安全、便捷、经济的管道天然气。

  “现在拧开阀门就能做饭,省心又安全!”家住梁庄的张震告诉记者,除4户居民房屋闲置外,全村其余148户常住居民都用上了清洁的管道天然气。

  截至目前,杜集社区召开“红板凳”议事会55场,参与居民900余人次,解决群众反映普遍性诉求45项。

  “杜集社区‘红板凳’议事会,畅通了人民建议征集渠道,让‘民声’落地有声,达到了‘人在邻里走、事在邻里办、忧在邻里解’的预期效果。”杜集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潘祥军说。 (记者 吴永生)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