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山核桃生态种植铺就增收路-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9/18 09:57:54
来源:宁国市委宣传部

宁国市:山核桃生态种植铺就增收路

字体:

  在宁国市,小小的山核桃正完成一场从传统种植到有机转型的产业革命,以金色的果实为媒,让生态红利切实转化为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从“图省事”到“肯下苦”:种植端的深刻变革

  八月的宁国万家乡有机山核桃基地,枝叶间缀满饱满果实,林农们忙着铺设采收网,无人机穿梭林间精准喷洒有机肥,丰收的序曲已然奏响。这片生机背后,是宁国山核桃产业历时六年,向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彻底告别的“有机转身”。

  “3000多亩基地,至少6年没打过一滴除草剂。”宁国市黄金果家庭农场负责人黄高坡擦着汗表示,每年需请工人人工割草两次,仅今年就投入11名人工,“成本虽高,但杂草腐烂后是天然有机肥;无人机施有机肥既精准又护林,值!”

  同样执着的还有波波家庭农场负责人黄华波。十多年来,他坚持为托管的240多亩山核桃人工除草,连续3至4年施用发酵有机肥。“你看这些老树,年年挂果都好!”他指着身后的树林笑着说,明年计划申请有机认证,让“生态种植”再上一个台阶。

  从“好果子”到“好价钱”:市场端的双向奔赴

  种植端的坚守,正迎来市场的积极回应。“大健康概念下,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浙江味可庄园负责人谢朝林近期频繁往返宁国基地,一边查看挂果情况、了解有机种植细节,一边与托管主体敲定收购标准,“我们线上有机山核桃仁价格比普通款高10%,今年计划主推宁国有机产品,下一步还要定向收购,实现双方共赢。”

  市场的溢价回报,让林农的“苦功夫”有了甜滋味,也让更多种植户主动加入有机转型行列。

  从“单点试”到“全域推”:产业端的系统升级

  这场“有机革命”并非零散尝试,而是宁国市六年来通过山核桃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推动的系统性变革。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产业托管主体62家,推广采收网2.8万亩,10万余亩山核桃实现除草剂全面禁用,为有机种植筑牢根基。更令人振奋的是,已有3家托管主体的5289亩基地获得有机认证,年产有机山核桃92.44吨。

  宁国市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吴志辉表示,有机基地既能守护长久的绿水青山,又能通过产品溢价让林农增收,形成良性循环。未来五年,宁国计划建成5万亩以上有机山核桃基地,持续放大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从人工割草到科技赋能,从拒绝化学药剂到全程有机管控,宁国山核桃产业以科技为笔、以坚守为墨,书写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篇章。(吴梦竹)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