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盈含山 欢歌庆丰年-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9/23 10:50:52
来源:马鞍山日报

稻香盈含山 欢歌庆丰年

字体:

  一年之中开心事,喜看丰收粮满仓。

  秋分时序,含山县土地上稻穗飘香、硕果盈盈,时和年丰的画卷徐徐铺展。稻田、山林、湖塘、大棚间,到处是丰收忙碌景象,农民们喜上眉梢。

  庆丰收,促和美。含山县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褒山和美乡村丰收节精彩启幕,通过开展民俗风情文艺演出、名优农产品展、体验农家菜等系列活动,展示劳动之美、分享丰收之乐。

  文明初景:

  “一粒米”到“一座城”

  丰收是农耕文化的印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些诗词谚语是劳动群众对“丰收”最质朴的表达与憧憬。

  含山作为凌家滩文化的发源地,在考古发掘现场曾发现稻壳的碳化物,专家推测当地先民早已开始种植栽培水稻。自此,以凌家滩为文明坐标,先人们开启了“一粒米”的漫漫征途。

  时光跨越五千多年,从“一粒米”到“一座城”,从自然馈赠到劳作付出,“丰收”已不仅是年景描绘,更成为文化意象,根植于含山儿女的精神血脉。

  时代图景:

  从“田间地头”到“文旅盛会”

  又到丰收季,陶厂镇种粮大户付正前家庭农场稻穗满秆、清香怡人;清溪镇宫尚堂家庭农场稻浪闪烁金光;铜闸镇老鹅汤香引八方客,展现含山美食魅力。

  环峰镇褒山村主会场人声鼎沸,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歌曲《稻香》旋律、含弓戏与黄梅戏联唱、民歌、儿童武术及广场舞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剥花生、提篮猜重等互动游戏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

  “丰收”来了,含山更要让农民“增收”。本届丰收节以节为媒、民俗搭台、消费唱戏,通过“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多家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携特色农产品参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含山大米因颗粒饱满、米香浓郁成为明星产品,刘武绿茶、太湖山鹿制品等同步亮相。游客体验农家大锅饭,品尝铜闸老鹅汤、运漕烤鸭等美食,赞不绝口,深化了节庆的文化体验与消费内涵。

  发展愿景:

  从“小农户”到“大产业”

  时代发展让“丰收”超越“五谷丰登”,更寄托了农民对稳定收入、宜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的期盼。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产业兴则农村兴,农业强则百业强。

  含山县紧扣产业兴旺这个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努力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老百姓体会最深。铜闸镇太湖村村民任荣,就是从企业职工转型成为民宿“管家”的一个典型:“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客房经常爆满,日均接待超过100人,感觉真好!”

  立足资源禀赋,含山县深耕农业、生态与文化遗产融合,打造“含山大米”品牌、活化凌家滩文化IP、整合太湖山资源、推广特色美食,构建农文旅协同发展格局。拓展农耕体验、考古研学、乡村民宿等业态,借助电商与美食旅游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及文化生态协同发展。2024年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益93.8万元,增长2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6元,增长7.5%,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全市0.4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一。

  推进乡村振兴中,含山县实施精品示范和全域提升工程,建成4个精品示范村、66个省级中心村、152个县级中心村,创建县级以上“美丽庭院”百余户。“含山大米”“三口塘老鹅汤”“含美山居”等品牌壮大,优质农产品种植、预制菜加工、乡村民宿等产业蓬勃发展,展现乡村振兴成效与活力。

  暮色渐深,褒山村仍洋溢着欢庆氛围。篝火映照笑脸,欢歌笑语汇聚成乡村振兴脉搏。含山正以独特方式讲述丰收、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在希望田野上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通讯员 席宁涛)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