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9月26日电(李东标)新华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明确标准,推动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近日,安徽省科技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印发了《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据了解,2022年,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出台《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组建方案》,明确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通过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安徽省科技厅牵头设立了4只天使基金,即雏鹰计划专项基金、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通过设立子基金形成总规模150亿元的天使基金集群。省天使母基金群成立以来,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致力于构建全省天使投资基金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次印发的《指引》共八章二十一条,聚焦“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目标,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基金设立、投资管理、退出分配、风险控制和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系统规范和引导措施,旨在推动基金投资向早期、创新项目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金合规运营。
《指引》明确“四投”标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建立了专项评价体系,将基金“领投首投率”、“硬科技”项目占比、关键技术突破、优秀人才招引等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引导基金投向创新潜力项目;支持管理机构建立符合安徽省情的“科创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引导早期项目回归合理估值,防止估值泡沫;建立了“政府部门+产业专班+基金机构”联动机制,优先投资战略性早期项目;清晰界定了天使基金重点支持的早期企业标准。
聚焦机制创新,《指引》优化了母基金运营周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允许适度延长关键期、高成长企业退出时间,有效避免“急投急退”;进一步明确返投要求,创新返投认定机制,降低合规难度;优化协议条款,减少苛刻条款,营造友好投资环境。
在考核评价方面,《指引》科学考核容错,强调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应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为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论英雄。明确规定,在未触及容错底线且无违法违规情况下,不作负面评价。同时,审计、国资考核结果可与母基金考核互认。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管理机构,则明确更换并扣减管理费。明确要求优化投资协议条款,减少设置对赌、实控人兜底、无限连带责任等刚性约束;严格设立程序,强化资金安全,健全内控外监机制。
《指引》突出投资安徽与区域平衡,支持皖北地区发展,适度提高母基金出资比例。对在皖北落地的基金管理机构,在资金募集、管理费等方面给予放宽和倾斜,倾斜政策实施差异化考核。
此外,《指引》还提出建立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要求被投企业所在地提供配套政策;管理机构需提供全方位投后增值服务,建立动态跟踪和追加投资机制;实施“千人特训营”,常态化开展“一行一特色”“一市一天使”融资对接和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