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农历八月初八,濉溪古城红绸铺展、礼乐悠扬,“月满团圆·新风传韵”2025年淮北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移风易俗集体婚礼主题文化活动举行。19对身着传统婚服的新人,在线上线下观众的祝福中喜结连理,以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传统仪式,践行文明婚俗新风,为中秋佳节增添别样浪漫。
本次活动由淮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淮北市委社会工作部 、濉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濉溪县委宣传部、濉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承办,濉溪县委社会工作部、濉溪县民政局、共青团濉溪县委员会、濉溪县妇女联合会、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濉溪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支持。活动通过集体婚礼形式,旨在以传统节日为纽带,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引导公众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
婚礼现场,新人们身着凤冠霞帔,携手入场,在一众亲友和市民的见证下,通过行合卺酒、结发礼、对拜礼、诵婚书等一系列传统婚俗文化环节,以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方式诠释爱情与承诺。随后,新人代表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向濉溪县青年发出“婚事新办、拒绝铺张、传承家风”的倡议,承诺以实际行动破除婚俗陈规。
这场简约庄重的盛典,将是新人永久的浪漫记忆。“在古城里举行婚礼,特别有仪式感。既有仪式感又不铺张,这份回忆足够我们珍藏一辈子。”刚完成“合卺礼”的新人马苗苗激动地表示,一直期盼一场传统简约的婚礼,此次集体婚礼正好圆了她的梦。
“我们选择参加这场集体婚礼,不仅是因为它形式新颖、充满传统文化韵味,更因为它倡导‘零彩礼’‘简办婚事’的文明理念。我们觉得,婚姻的幸福不在于排场,而在于彼此的真心与责任。”新人代表张友仁分享道。
集体婚礼前,濉溪古城石板街多家非遗手工店为新人提供互动体验。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新人们亲手制作象征爱情信物的银饰、香包等手工艺品,指尖流转的温度与非遗传奇相融,既增进了新人间的默契,也让濉溪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一场穿越时光的接亲巡游从濉溪古城石板街走向乾隆湖风景区,古色古香的花轿彰显着中式婚俗的典雅,60年代的独轮车、70年代的板车、80年代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承载着不同年代的爱情记忆。这支“跨时代”的接亲队伍缓缓前行,宛如一本流动的岁月相册,让参与者和围观者在复古氛围中,重温不同时期的浪漫与温情……
此外,集体婚礼现场精心设置了九大剧情演绎、乾隆湖探宝、中秋阖家欢运动会、非遗集市、中医义诊等多个互动板块及区域,让新人和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此次集体婚礼,是濉溪县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濉溪县将婚俗改革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强“大总”协会和红白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主题宣传等多项举措,多管齐下推进婚俗改革。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逐步形成了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风俗文明化的良好社会风尚。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濉溪县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其中,“我是大总”移风易俗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实施文明乡风工程10项案例之一和全省文明实践“十大优选项目”。(张明菊 张峰 赵永翔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