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华长篇历史小说《大汉工匠》作品研讨会召开-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9/30 16:26:07
来源:杜集区委宣传部

姚中华长篇历史小说《大汉工匠》作品研讨会召开

字体:

  9月27日,姚中华长篇历史小说《大汉工匠》作品研讨会在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煤矿作协、安徽省民协、淮北市文联主办,中国煤矿文联、华文出版社给予支持,淮北市作协、淮北市民协、杜集区委宣传部及石台镇承办。来自北京、上海、合肥、哈尔滨等地以及淮北本地的作家、文化学者、文学期刊编辑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

  姚中华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淮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凝望与行走》《在尘世间仰望》、长篇人物传记《桓谭传》等作品,曾获孙犁散文奖、第五届长征文艺奖、安徽省金穗文学奖、第八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长江文学奖等荣誉。

  安徽省作协原副主席李云在发言中表示,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不仅写工匠,还写建筑、写宫殿、写钱币,构思巧妙、用词考究、技法娴熟,人物塑造有血有肉,是近年来安徽历史小说的一个突破。

  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阳光》杂志特约编辑贾兴沛表示,《大汉工匠》立足史实却又不拘泥于史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耕,小说中所展示的工匠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淮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余敏辉从“古”与“今”、“小”与“大”、“天”与“地”、“文”与“实”等方面,解读了《大汉工匠》。他认为,这部历史小说以古代工匠故事,映照当今大国工匠精神;以工匠人物的实际行动,见证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大担当、大作为;以古代建筑文化的“象天法地”,印证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历史小说为载体,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内涵,对小说的选题立意和现实意义予以充分肯定。

  淮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颖表示,希望文艺工作者以姚中华为榜样,深入挖掘淮北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红色文化、流动的运河文化、坚韧的工业文化,创作出更多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为城市立传、时代赋能。相关部门应优化机制,搭平台、强激励,加大重点题材扶持力度,释放创新活力,推动淮北文艺事业走得更稳更实。希望专家学者继续关注支持淮北文化发展,传经送宝,助力淮北文化之声传得更远更响。杜集区、梧桐村要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活化“大汉工匠精神”,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商祥荣)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