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从“不敢出海”到“善于出海”-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10/01 09:26:07
来源:安徽日报

宿州:从“不敢出海”到“善于出海”

字体:

  “行业变革下,我们‘不出海就出局’。”站在自动化流水线旁,宿州典跃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军民说。今年,该公司主攻国际市场,海外订单已超3000万元,马尔代夫机场金磨石施工项目刚竣工。

  典跃的转型是“宿州制造”闯世界的缩影。今年1月至8月,该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增幅连续5个月居全省首位。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过去,宿州外贸受困于两道坎:不少企业因对海外市场规则不熟悉、风险抵御能力弱而不敢迈步;部分企业因产品缺乏竞争力,出了海也难盈利。

  面对难题,宿州以“政策护航+产业提质+市场拓新”组合拳,打消企业“不敢出海”的顾虑,补齐“不善出海”的短板,打通开放发展的堵点。

  针对企业“出海”怕政策不熟悉、遇难题没人帮的痛点,宿州今年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建立“周监测、月调度、季盘点”机制,全面摸排全市潜力企业现状,实时跟踪外贸运行动态,把政策红利精准送到企业手上。目前,专班已为超过400家次外贸企业解决参展补贴、融资对接等诉求20余个。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4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024万美元。

  产业是外贸的根基,产品没有竞争力,“出海”就是空谈。宿州把产业升级作为外贸提质的核心,双管齐下打基础。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宿徐现代产业园的朔源节水公司在政府支持下,建成1000平方米研发中心,把产品从卷盘式喷灌机升级为节水率超40%的智能指针式灌溉设备,出口效益翻倍。另一方面,对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精准发力。宿马园区的巨魔电器今年7月正式投产,凭借吸尘器、洗地机等产品,当月便实现出口近百万美元。今年1月至7月,全市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6.0亿元,同比增长62.9%;纺织服装、木制品等传统产业出口分别增长41.6%、15.5%,实现了“量质齐升”。

  “‘宿州制造’要想走得远,既要产品‘硬’,也要渠道‘宽’。”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该市组织80多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40余场次,足迹遍布10多个国家和地区,意向成交额超5500万美元。此外,今年全市已有逾80家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和境外专利申请,有力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品牌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数字经济为外贸插上了“新翅膀”。今年,宿州市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推动阿尔法跨境电商产业园与砀山县水果加工企业、宿马园区智能家电企业、萧县宠物用品企业等开展多轮对接,促进各方资源互通、优势互补。1月至7月,全市跨境电商摸排交易额实现9270万元。“我们在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都建立了独立的运营仓,接下来计划逐步拓展欧美市场。”阿尔法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该市还引导企业多元开拓市场,减少对单一贸易市场的依赖。今年1月至7月,全市对欧盟进出口增长22.9%;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79.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69.7%。

  “尽管宿州外贸增速持续领跑全省,但‘高速增长’的背后仍暗藏多重制约,既有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短板,也有全球市场波动带来的即时性挑战。”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说,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外贸挖潜,在主体培育、市场开拓、业态创新、环境优化上再加力,推动外贸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

  记者 何雪峰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