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梦园:从地产商到科创“造梦者”-新华网
推广 > > 正文
2025 10/01 18:14:3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

星梦园:从地产商到科创“造梦者”

字体:

  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一片曾经开发住宅的土地上,如今生长出氢能催化剂、航空发动机、机器人控制器等硬科技企业。安徽星梦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星梦园”)正用另一种方式参与着中国的产业变革。

  合肥星梦园科创园区

  这座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科创园区——星梦园,正以其独特的运营理念和创新生态,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与成长的重要载体。园区创始人、董事长姚尔强深入阐述了星梦园从房地产向科技园区转型的背景、战略布局及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转型之路,从“造房”到“造梦”

  产业升级需要依靠技术创新。2012年,姚尔强在美国硅谷考察时被深深触动,他看到的是斯坦福大学与创业公司的无缝衔接,是技术创新与资本力量的高效融合,是一片让梦想生根发芽的创新沃土。“合肥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我们也有机会在这里打造中国的‘创新高地’。”姚尔强果断推动企业从房地产转向科技园区运营。他说:“一定要靠科技进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企业。”

  星梦园通过“早期投资+孵化服务”模式,已成为合肥高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平台之一,培育了3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

  科创生态,构建“四个高地”的创新雨林

  星梦园提出的“仰望星空,拥有梦想;脚踏实地,实现梦想”十六字宗旨,不仅是口号,更是一套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

  姚尔强阐述了园区的“四个高地”定位,即创新人才聚集的高地、先进思想碰撞的高地、科技企业创新的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星梦园成立以科技金融和创业孵化双平台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科技金融平台是星梦园支撑零成本创业的重要举措。星梦园突破传统园区模式,推出“房租换股”等灵活机制,有效降低初创团队的启动资金压力,实现“零成本创业”起步。此外,园区设立近亿元种子资金,直接投资优质项目,并联合深圳、杭州等多地资本设立创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阶段资金支持。

  “我们始终坚持‘陪跑式’投资,前后直接投资了近30家初创企业,不少已成长为行业亮点。”姚尔强表示,“如今我们联合更多专业基金,希望能支持更多有技术、有梦想的科技团队。”

  创业孵化平台提供了从创意萌芽到企业上市的全周期服务。从初期的“梦想课堂”激发创意,到成长期的“未来之星创业营”提供实战辅导,再到加速阶段的“星耀计划”助推规模化发展,星梦园逐步形成“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完整培育链条,为科技企业提供从空间、资金到技术、市场的全方位赋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从“投钱”到“投心”

  在星梦园的投资逻辑中,技术领先性与团队价值观缺一不可。姚尔强分享了多个案例,体现出园区对“硬科技+正能量”项目的青睐。

  美智科技从美的孵化而出,专注智能零售终端,三年内营收从千万元跃升至过亿元;合动智能由佐治亚理工学院与中国科大博士团队创立,深耕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已成为区域领军企业;中科焓能专注氢能催化剂技术研发,推动安徽科技成果转化;飞腾航空切入低空经济赛道,专注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综智科技2021年获投,三年即迈入上市辅导阶段。

美智科技负责人介绍最新研发产品

  “我们看重的是团队是否真有梦想、有格局,是否愿意为社会创造价值。”姚尔强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坚持与信念。“这样的团队只要持续专注,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目前,星梦园已建成15万平方米空间,引入企业300余家,拥有知识产权数千项。姚尔强表示,希望再用10年时间,力争将星梦园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品牌。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