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在安徽铜陵,以犁桥水镇、永泉小镇为代表的文旅地标持续升温,非遗展演与沉浸式体验交织,绘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
走进犁桥水镇,古今交融的文化场景扑面而来。水上舞台上,“七仙女”乘竹筏而来,水袖轻扬间唱响《天仙配》,让游客仿佛置身戏中,引得阵阵喝彩;方塘一侧,“打铁花”表演登场——匠人们赤膊上阵,将铁水奋力击向夜空,转瞬化作漫天流光;非遗市集里,兔子灯、石雕、陶瓷鸟哨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摊主现场展示制作技艺,浓浓烟火气中透着文化韵味。
“双节”期间,永泉小镇“柴锅饭”“铜钱购物”等充满烟火气的项目持续火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度假休闲。
两个小镇的“点上出彩”,源于铜陵“面上发力”的文旅发展布局。该市始终以深化文旅融合为主线,邀请专家精准研判“夜间经济”“沉浸式体验”等消费新风口;在载体建设上,形成以永泉、犁桥为示范引领,铜文化、白姜文化为特色支撑,浮山、大通古镇等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同时,通过打造铜文化研学课程、开发生态康养产品等举措,持续丰富文旅供给;同步推进市场秩序整治与安全保障,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安心。10月1日至4日,铜陵共接待游客57万人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发展答卷。
“文旅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要让每个点都能融入全市的大格局。”铜陵市文旅局局长李文庆表示,下一步,铜陵将继续深耕“小而美、精而特”的业态,既要把犁桥水镇、永泉小镇的经验复制推广,也要培育更多新增长点,让游客来了有得玩、有得看、有得买,让文旅真正成为拉动消费、带动增收的“新引擎”。(李莉)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