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赋能 绘就人才提质“新画卷”-新华网
推广 > > 正文
2025 10/10 16:32:58
来源: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产改赋能 绘就人才提质“新画卷”

字体:

  “图纸翻烂,不如亲手干一遍!”在华电芜湖热控实操基地,一位年轻员工边调试设备边感慨。这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华电安徽公司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播下的“匠心”种子——如今已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蔚然成林。

  如何让产业工人队伍真正“强”起来?华电安徽公司以“实景练兵、竞赛促学、多元成长、匠心传承”四维发力,系统推进产改落地,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位产业工人的鲜明烙印。近年来,公司连续斩获全国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华电集团公司等多项技能大赛团体、个人奖项。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场关于深化产改赋能人才提质的系统实践。

  搭建实操练兵平台。“以前处理风机故障只能靠图纸想象,现在实景演练,连液压管路走向都刻在脑子里!”六安公司一名青年检修工自信地说。这份底气,源于公司打造的“三基地一中心”——芜湖热控、六安电气、宿州机务基地和新能源示范风场,全部“一比一”还原现场。劳模、老师傅扎根基地开展“导师带徒”,青年员工在安全环境中“闯关”成长。近三年,轮训覆盖率达100%,真正实现“技艺薪火相传”。

  打造技能竞赛舞台。技能竞赛不仅是“比武擂台”,更是“星光大道”。公司工会系统建立常态化竞赛机制,结合全员培训与层层选拔,实现以赛促学、以赛育才。竞赛紧扣专业企业需求,设置个人赛与团体赛、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确保“人人参赛、人人提升”。赛后组织获奖选手“巡演”复盘,推广优秀技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循环。近三年来,该公司组织各类技能大赛20余场,实现覆盖800人次。

  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公司打破身份界限与晋升限制,搭建“技术+管理”双轨通道,让技能人才发展路径更宽。在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中明确奖励机制,让“技术饭”越吃越香;通过轮岗、跨部门实训等培养复合型人才。将竞赛成绩作为晋升、评优重要依据,增强员工获得感。

  营造匠心传承沃土。公司将“高金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蒋志龙金点子工作室”等平台打造成为匠心传承的“孵化器”。通过修订《工匠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选树与培养机制,推动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利用新媒体讲述工匠故事,营造崇尚技艺的氛围;常态化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破解难题。“十四五”期间获专利授权152项,为企业注入持续动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华电安徽公司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以产改为引擎构建高素质人才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懂技术、敢担当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李硕 赵晓琳)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