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新经济新服务 引领假日文旅消费创新高-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10/10 09:58:13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供给新经济新服务 引领假日文旅消费创新高

字体:

  国庆中秋假期,安徽省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火热开启3800余场“金秋国庆文旅消费月”活动,精心推出新场景新产品,吸引八方游客畅游江淮大地,感受“皖美如画”的独特魅力。

  全省接待游客、旅游花费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5.4%、5.2%,接待规模和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游客满意度达95.7%。假日期间,合肥、黄山口岸入境旅客同比分别增长7%、33.6%。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61.9万人次,门票收入3亿元,其中,5A级景区接待278.8万人次,门票收入1.5亿元。

  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家国情怀氛围浓。围绕“祖国庆生”“中秋团圆”等主题,各地精心组织红色地标打卡、赏灯游园等活动。全省红色旅游接待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5.1%。全省博物馆推出150多个精品展,累计接待游客15.3万人次,带动文创销售额增长30%。

  休闲度假受青睐。全省重点监测的26家旅游度假区接待395.6万人次。一批松弛感拉满的安徽“宝藏小城”和“皖美乡村”成为热门选择,乡村旅游接待3113.6万人次,同比增长5.5%,接待量占全省的51.1%。皖南川藏线、皖浙天路、淮北“龙脊天路”等旅游风景道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文商旅体消费热。淮北夔牛天街、芜湖中山路步行街等地通过场景重构、业态创新和资源共享,打造多元融合消费新空间。马鞍山全国网球青年团体锦标赛、宿州苏皖篮球争霸赛等赛事精彩纷呈,体育竞技与城市美景、消费场景有机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别样的节日体验。

  演艺市场反响好。精品剧目展演、乡村音乐会、实景演出蓬勃展开。“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等演出票早早售罄。安庆黄梅戏展演周、阜阳及马鞍山音乐节等吸引大量观众,省外游客占比超四成。石台牯牛降景区沉浸式演出助推景区客流增长。

  特色美食引客来。“超级皖”系列活动火爆出圈,让游客开启舌尖上的“皖美之旅”,相关内容网络传播量近100亿次。阜阳罍街举办“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城市踢馆赛带动街区综合消费翻番,合肥磨滩、半汤老街美食嘉年华带动景区收入642万元。徽州区岩寺老街开启徽州传统“八碗八”宴席,从“吃味道”到“吃文化”。

  赏秋晒秋频出圈。休宁县岩脚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西递等地的秋日景观给游客带来视觉盛宴,吸引大量游客并获海外媒体关注。

  新经济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票根经济成为新潮流。全省各地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以票根为纽带,叠加优惠福利近亿元,“小票根”撬动“大消费”。黄山、六安等地凭交通票享文旅优惠,有效拉动街区与景区收入。

  诗词经济引领新风尚。各地整合诗词地标资源,融合科技、民俗、研学等元素,让“跟着诗词游安徽”成为假日新潮流。滁州琅琊山、宣城敬亭山、马鞍山采石矶、芜湖天门山等地推出诗词主题互动与活动,实现文化赋能消费。

  夜间经济彰显新活力。合肥骆岗公园“极光梦幻之夜”、颍上管仲老街、马鞍山长江不夜城等地的特色灯会、光影秀、沉浸夜游等活动扮靓夜色经济,带来全域全时消费新体验。重点监测的10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接待288.5万人次,同比增长8.4%。

  体验经济兴起新热潮。“景区+剧本杀”、村咖、飞行营地等新玩法持续点燃消费热情,带动客流与周边业态增长。

  新服务解锁文旅消费新体验

  “宠客”服务持续升级。全省4.2万名志愿者参与“人人都是迎客松”行动。各地创新推出智慧停车、空间共享、宠客驿站、暖心食堂等举措,积极提供“全链条覆盖、人性化渗透、数字化加持”的“宠客”服务。假日期间,全省游客满意度达95.7%。

  “先游后付”备受欢迎。黄山在200余家酒店和50多家景区推出“信用游”,订单超30万,青年客群比例显著提升,游客反馈“省心又安心”。

  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安徽文旅繁荣景象,省级媒体推出“金秋江淮行”专题,“安徽文旅”官方新媒体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3000万次,点赞逾20万。(宗禾 胡灿)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