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当前,含山县秋粮陆续进入收获期,各地围绕提高单产、提升米质目标,积极示范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为“含山大米”品牌建设和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种源支撑。
在陶厂镇西山村的“华盛优382”水稻种植基地里,连片稻田翻起金色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几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高效推进秋收工作。
“这个品种不仅产量高、米质优,而且特别受米厂欢迎,市场认可度很高。”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广总监谢帮忠介绍,“华盛优382”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很好地契合了“含山大米”的品质要求。
种粮大户付正前今年种植了1600亩“华盛优382”,看着新品种的出色表现,他满脸喜悦:“这个品种抗高温、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都很突出,千粒重约26克,是个稳产品种。更重要的是,它是‘含山大米’订单收购的指定品种,能够享受加价收购政策。”
良种还需配良法。作为服务“含山大米”全产业链的重要企业,安徽禾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积极推广多个具备“丰产、抗病、优质、稳产”特性的水稻品种,并通过“产研互动”的技术服务模式,为种植户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
“今年我们以每斤1.4元以上的价格保价收购‘含山大米’,比普通稻谷市场价高出0.2元。”公司总经理刘帆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优质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力度,服务好全县种植大户,为“含山大米”品牌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今年,含山县通过“品种+技术+订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既保障了稻米品质和产量,又稳定了种植效益,让“含山大米”品牌越发闪亮,也让种粮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讯员 席宁涛 张文智)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