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包河区磨滩旅游度假区无人机表演。 通讯员 马二虎 摄
游客在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光影隧道拍照打卡。记者 张大岗 摄
当科技碰撞“诗和远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科技赋能文旅的新举措、新路径、新方式,大力发展新型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模式。科技引擎带动下,“诗和远方”引发“智”变,不断提升沉浸感、互动感和体验感,持续增强对广大游客特别是年轻客群的吸引力。
安徽省科技赋能文旅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召开在即。我省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双向赋能、双向奔赴,以科技催生更多的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产品,带动文旅消费“乘数效应”和可持续性发展。
科技赋能,
提高文旅“附加值”
走进安徽省科技馆健康之本展厅,观众点击“空中成像互动展示屏”,人体九大系统的投影和介绍便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搭载东超科技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传统屏幕影像直接悬浮在设备外的自由空间,打造独特的空间视觉,让观众畅享炫酷的参观体验。
世界正在进入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浪潮席卷全球。科技赋能文旅,极大提高了文旅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旅产品的附加值,使文旅产品更具创新力、吸引力。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科技文旅等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正转化为大量可感知、可体验的项目、产品和服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亮明珠。淮南寿县与上海风语筑联合打造的二十四节气馆,通过裸眼3D大屏动态呈现民俗场景,打造飞行影院沉浸式体验历史事件,利用AI交互系统实时模拟节气物候变化,带领观众跨过历史长河、探寻中华文脉,自开馆以来吸粉无数。
“科技赋能不仅丰富了文旅体验的维度,更让文化传承变得触手可及。从图书馆的数字借阅到文化馆的在线课堂,再到博物馆的智慧展陈,海量的文化资源离开橱窗和展柜,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化的创新表达,更快捷、更便捷地走进人民群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蔡小莉说,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更加需要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让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在虚实交融的文旅体验中具象化、生动化。
科技创新,
催生消费新场景
夜幕降临,黄山演艺城剧场座无虚席,大型史诗剧目《徽秀》拉开帷幕。借助全息投影、动态威亚等前沿技术,融合徽剧、黄梅戏等艺术形式,松石云泉间的古老传说与文士风流精彩再现,徽商传奇中的古道艰险与鼎盛辉煌生动还原,展开一幅流淌千载的徽州画卷。
当前,文化和旅游在深度融合中快步进入“场景化时代”。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从“打卡拍照”到“情感共鸣”,游客追求的不仅是“看风景”,更是“悦生活”。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李东和认为:“我们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特效动画、机电互动等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化数字化、可视化,创新和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沉浸感、互动感和体验感的新期待。”
漫步合肥街头,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前排起长龙,《风起洛阳》《火星营救》《大唐奇遇记》等爆款产品为游客营造生动逼真的奇幻世界;走进芜湖东方飞谷航空飞行营地,小型固定翼飞机穿越蓝天白云,带领游客从高空俯瞰江城的美丽风光……江淮各地,一处处“科技+文旅”的崭新场景,一项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打造备受游客青睐的热门打卡地。
研发推出“登山外骨骼”“智能髌骨带”等“登山神器”;携手腾讯游戏《天涯明月刀》推出游戏门派“长生剑派”,将黄山胜景融入游戏场景……黄山风景区不断创新,让传统山岳景区“年轻态”,把享誉四海的名山打造成文旅融合多维体验的综合体。黄山旅游集团董事局主席章德辉介绍:“我们深耕旅游的同时,延伸‘科技’和‘文化’两翼,打造科技赋能文旅的行业标杆,搭建网文网剧网游‘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圈,推动黄山、徽州两大顶流IP持续火爆出圈。”
科技加持,
提升服务“软实力”
随着入境旅游不断升温,“皖美如画”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日前,科大讯飞推出AI大模型驱动的“星火伴游”,面向科技文化场馆、文化旅游基地及户外旅游景区等场景,支持多种语言、提供知识问答,可以为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个性化、互动式的导览服务。
优质服务是最好的旅游产品。在网络地图清晰标注旅游厕所位置,让游客出游“方便”更方便;建成覆盖全省旅游景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具备客流监测、安全管理等功能;上线安徽文化云,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实现群众互动交流……近年来,科技加持,同步提升硬件条件和软件服务,成为拉升游客“留量”的金名片,奠定安徽文旅发展的新优势。
走进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和游客仿佛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验空间:裸眼3D视频《千秋福地》讲述“天长”地名的前世今生,VR技术让清代画作《百蝶图》中的雏菊、芍药、小草和蝴蝶“活”了起来,360度全息投影影片诠释出土文物“环形玉龙”何以巧夺天工,水幕电影技术打造具有立体感的“银幕”……
数智驱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换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创新应用一系列科技手段,保存城市记忆、展现城市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多维度的体验和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场馆,从而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打造文旅新品牌、塑造生活新方式。”(记者 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