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推介会在苏州市会议中心举行,向广大戏迷朋友发出盛情邀约。“百戏入皖·星耀合肥”,已将它的橄榄枝,从合肥伸向了苏州。
一出好戏会知音
为何首选苏州?苏州,不仅有园林的精致,更有昆曲浸润下的文化根脉。这里的市民,不是普通的观众,而是自带“三分审美”的知音。
“百戏入皖”将橄榄枝率先递给苏州,既是对“百戏之师”地位的由衷致敬,更是一种底气十足的文化自信。合肥此行,不如说是来“觅”江南的知音。以尊重换真心,用好戏会好友,这既是引流,更是引“心”。
三招妙手破圈层
传统文化要“活”起来,最大的障碍是“圈层壁垒”。一是“价格壁垒”,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二是“场景壁垒”,囿于剧场,与生活脱节。三是“年龄壁垒”,受众固化,知音难觅。“百戏入皖”用三招漂亮的组合拳,精准破壁。
第一道,是地域的墙。一张小小的票根,让“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让长三角的文化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共享起来。
第二道,是价格的墙。“一杯奶茶钱看一场名角大戏”,这不仅是简单的让利,更是宣告:高雅艺术的殿堂,门槛可以很高,但门永远向人民敞开。它拆掉了普通人与戏曲之间的“消费心墙”,让传统文化变成多数人可以轻松拥抱的日常。
第三道,是年龄的墙。对于追求体验感的“Z世代”来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叠加一次沉浸式的文化打卡,其吸引力远超单一的观演。这种“戏票+旅游”模式的创新,为古老艺术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万千气象归一脉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场推介会是长三角一体化从“经济握手”走向“文化牵手”的生动缩影。
合肥拿出最具诚意的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投向苏州的文化消费市场,证明了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互鉴,正在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百戏入皖”叩开的不仅是苏州戏迷的心门,更是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戏曲文化的交流融合。(徐楚寒 胡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