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开放+创新”双轮驱动谱写发展新章-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10/18 09:59:26
来源:安徽日报

池州:“开放+创新”双轮驱动谱写发展新章

字体:

  池州市以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以开放链接全球资源

  “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的“五免之城”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石台“水权贷”跻身水利部全国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今年1月至8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出口增速居全省首位;中韩(池州)半导体产业园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总投资57.4亿元……近年来,池州以创新激活内生动力,以开放链接全球资源,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破题:生态政务双向发力,破解发展堵点

  秋浦河畔,石台县六百丈水电站涡轮机组平稳运转。“技改后发电效率提升10%,年增收超20万元。”站长唐献忠说。这座总库容683.9万立方米、运营30余年的水电站,曾因缺少抵押物陷入技改困境,而这是石台县20座中小型水电站的共性难题——守着优质水资源,难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作为全国首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池州创新构建“政府确权、银行授信、企业受益”机制:县水利局依托智慧水利平台,结合近5年发电数据核定取水权价值328万元,安徽石台农村商业银行于去年8月按50%比例发放全省首笔“水权贷”164万元(利率低于同类贷款1.2个百分点),并建立资金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专款用于涡轮机组升级。该模式已拓展至林业碳汇、湿地保护领域,2024年全市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规模突破15亿元。

  政务服务创新直击企业痛点。东至县胜利镇吉阳村党支部书记、利阳农业负责人汪国进深有感触:“不用跑腿、不用交材料,15万元补助直接到账!”这家村集体企业承担全县羊肚菌产业全链条服务,去年通过“免申即享”机制获得市级财政奖补,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转。今年1月至7月,东至县通过惠企通平台兑现“免申即享”资金1004.54万元,惠及105家企业,兑现时效较传统模式缩短70%。全市层面,2024年梳理335项免交证明,电子证照关联率达99%,1142项服务实现“办事免跑”,大数据筛查兑付惠企资金1.82亿元,26个领域设426项轻微免罚标准,行政案件败诉率下降5.32个百分点。

  创新延伸至基层治理。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一站式”平台运行以来,530余件诉求办结率100%,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4.3小时;贵池区“一网统管”平台将事件办理时长缩短至2个工作日,群众满意率达98%,相关经验入选2024年全省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开放聚力:服务平台双重赋能,打通内外循环

  “政府帮我们破除政策和市场壁垒,海外订单占比从12%提升至35%!”安徽艾可蓝环保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余安然说。这家企业曾因对欧盟环保标准不熟、与境外对接不畅陷出海困境,去年市商务局组建专班,联合省境外商务网点搭建桥梁,推荐其加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联盟,推动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48%。

  艾可蓝公司的突破是池州开放服务的缩影。去年以来,池州建立外贸企业分级包保机制,开展专项帮扶70余次,解决报关优化、关税减免等问题30余个;组织59家企业参加41场境内外展会,意向成交额1.2亿元;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动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10.7%,为企业“走出去”搭建通道。

  “引进来”成果丰硕。池州经开区中韩半导体产业园已成皖江对韩合作核心平台:截至今年7月,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8个、总投资57.4亿元,其中2025年新引进韩资项目3个,15个在谈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高芯众科静电吸盘、同池科技车载触摸屏等韩资项目投产,华宇电子等与韩日企业达成3.9亿元技术合作,半导体产业链“强链补链”成效显著。产业园还设立中韩国际客厅、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举办涉外宣讲15场,办理外籍人士业务百余件,企业满意度达97%。

  开放的产业协同效应显现:今年1月至8月,池州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17.9%,对RCEP成员国贸易额增长23.6%,半导体零部件、环保设备出口增长41%,带动全市出口增速连续6个月居全省首位,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两次获评全省季度考核第一。

  实效筑基:机制协同成果叠加,筑牢发展根基

  创新与开放“双轮驱动”结出硕果:法治领域,“五免之城”模式获司法部推广,“合同履约+信用调解”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生态领域,石台县“水权贷”、贵池区林业碳汇等入选国家改革典型案例;开放领域,中韩产业园入选长三角国际合作示范园区。

  成果的背后是系统机制支撑:池州建立“领导点题+常态收集”诉求机制,2024年办理群众诉求23.7万件,满意率99.9%;涉企监管推行“综查码”“综合查一次”,多部门检查整合成“一站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12%。

  更深层变化体现在产业新动能:中韩产业园内,韩企技术与本地制造互补,芯片封装测试国产化率提升至65%;石台县“水权贷”技改水电站,年发电量增加180万千瓦时,生态流量达标率100%;东至县“免申即享”带动羊肚菌产业规模扩大30%,惠及3000余农户,户均增收4.2万元。今年,池州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居皖江前列,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省推广,中韩合作模式入选全省开放典型案例。

  “从生态资源到金融资产,从内陆小城到开放前沿,创新是破题钥匙,开放是拓空间桥梁。”池州市委改革办负责人说。站在新起点,池州以创新深化改革、以开放拥抱世界,在秋浦河生态创新与半导体产业园国际合作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 徐建 倪讴 通讯员 陆寒芳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