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18日电(汤阳)“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拿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贡献。而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10月1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现场致辞中表示。
“我们要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让奇瑞拥有‘反内卷’的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要能够满足不断出现的各种法规要求,真正做到‘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以技术创新赋能奇瑞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尹同跃说。
据尹同跃介绍,奇瑞经过多年积淀,已初步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全球创新生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三大核心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三足鼎立。
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奇瑞依托全球1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优势,开展全球技术扫描,洞察未来需求和技术发展,实现深度本地化开发与验证;通过全球“1+7+N”的研发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代际领先的新技术布局。
“我们通过创新赋能,开发极有竞争力的全球化产品,要实现产品出海、技术应用出海,让更多的百年老店、更多的全球伙伴共享奇瑞的技术和平台,实现技术创新的‘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Be Somewhere’。”尹同跃说。
据他介绍,奇瑞内部的300多个“瑶光实验室”,正在攻坚500多项近期重大课题。外部的“开阳实验室”集群,与全球100多所顶尖高校合作,开展1779技术工程,有17个大方向,79个子项目,已经发掘了前沿课题4000多项。特别是开阳实验室以“小步立项、滚动牵手、多头输出、沿途下蛋”的灵活机制,打通了科技转化的“最后一毫米”。
“瑶光与开阳,一主内、一主外,在奇瑞集团自身3万人研发团队的基础上,聚拢并拉动了全球超过5万名的‘编外’院士、工程师和科学家,让我们的技术创新体系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停转,新技术、新专利源源不断地‘下线’并产业化。这一切,最终构筑了奇瑞琳琅满目的‘技术货架’。今天,我们‘货架’上,已摆上了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智能体、即将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成果。”
尹同跃表示,在奇瑞的“技术货架”上,安全技术始终摆在最核心、最突出的位置。通过建全球1.2万个真实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数据库,主动对标全球最严苛标准,在满足国标的基础上,还形成了100多项奇瑞特有的、超越国标的安全标准,覆盖主动安全、电池安全、碰撞安全、救援安全、健康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七大方向。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54款车型获得全球五星安全评价。
10月18日至21日,以“创新 ·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全球3000多位嘉宾现场参会。作为“瑶光2025”战略的关键收官之年,奇瑞携五大核心技术亮相全球创新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开阳全球星火创新大赛、奇瑞国际技术之夜、造型日、国际生态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奇瑞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瞻领域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