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往沟里倒污水,这水可是咱们养蟹苗的‘命根子’!”连日来,在乌溪镇七房村,户代表李阿姨手持护水宣传册挨家挨户提醒。如今在乌溪镇,像李阿姨这样参与治水护水的群众越来越多。今年以来,乌溪镇通过“红色工作队伍”引领、“蓝色监督队伍”护航、“绿色宣传队伍”浸润的“三色队伍”协同机制,走出一条“治水兴产、以水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红色引领,筑牢治水“主心骨”
“红色工作队伍”由党代表牵头,整合村干部、党员及专业环卫公司力量,构建网格化管水体系。每个网格配备1—2名党代表包保水域,定期巡查水质、排查排污口、维护水利设施。“我们网格的党代表每周都来塘口查看,发现问题马上协调解决。”养殖户史海林指着塘口管护公示牌说,牌上清晰标注着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真正实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蓝色护航,装上生态“监督眼”
“蓝色监督队伍”由民主遴选的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老党员化身“水代表”,定期巡查水体清洁度、排污口管控、岸坡整治等情况,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闭环管理。“上个月发现农户排生活污水,反馈后两天就帮他改了水厕。”“水代表”老周翻开巡查记录本,密密麻麻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跃然纸上。这种“监督—反馈—整改”模式让治水更精准高效。
绿色浸润,播撒护水“新理念”
“绿色宣传队伍”以“户代表”为纽带,通过宣传栏、微信群、上门宣讲等方式普及“治水护水人人有责”理念,引导群众不排污、主动改厕。目前全镇改厕率已达90%以上,群众护水意识显著提升——看到有人往河沟洗衣会主动劝阻,发现排污行为立即上报村委会。“现在大家都知道,保护好水就是保护蟹苗产业,就是保护我们的钱包。”户代表李大姐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如今,三支队伍齐发力,让乌溪镇的水更清、景更美。清澈的水域正滋养着蟹苗产业,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富民增收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相映成趣,绘就出一幅水乡共富的美好图景。 (通讯员 尤贵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