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破积案 初心暖民心——记宿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传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崔辉-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10/22 09:20:03
来源:新华网

指尖破积案 初心暖民心——记宿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传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崔辉

字体:

  他是以科技信息化手段破解命案积案的追逃专家,是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警营导师,更是用技术帮助离散家庭团圆的暖心警察。

  他就是宿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传统侵财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崔辉。

  崔辉,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他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记嘉奖2次,连续5年被安徽省公安机关评为“研判追逃专家”“追逃能手”,获评安徽省公安机关杰出人民警察”。

  智慧破案的“追逃专家”

  崔辉的追逃之路始于一次基层调研的触动。当时他发现某县区一半的追逃任务竟由一名女警独自完成,这名女警足不出户,仅凭信息化手段就能精准锁定逃犯位置。这让崔辉深刻认识到科技信息化在刑侦工作中的巨大潜力,从此开启了利用科技手段破解积案的新征程。

  2023年6月,崔辉按照组织安排,全力攻坚“2021”赵某失踪案。他重新梳理前期专案组提供的线索,牵头开展全案研判。围绕关键人刘某磊的相关数据调整思路,最终发现赵某等人均失踪且与刘某磊高度关联,并详细还原了涉案人员的轨迹情况。2023年8月10日,成功抓获二名嫌疑人并最终如实供述了自己因财杀害四人的罪行,一举侦破了四起命案隐案。

  “我们追捕的不只是逃犯,更是被偷走的时光,被冻结的人生”。多年来,崔辉先后研判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多名,其中历年在逃人员580多名,包含公安部A级逃犯1人、部督逃犯2人。2023年研判抓获全国命案积案在逃人员为66名,全国占比约十分之一,位居全国首位;2025年1-8月,研判抓获全国久远命案在逃人员22名,占全国部刑专平台提供线索战果数27.78%。

  崔辉总结创新的人像验证佐证技战法在2024年安徽省公安系统创新“领跑者”推选活动中位列全省104个项目第一名,并成功入选全国“百优技战法”。他研发的“侦查办案数智分析工具”,因实用性强、创新性突出,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百优创新”项目。他首创的多维关联法,大幅提升了对历年逃犯研判的精准度,破获的多年命案积案被《中国刑警杂志》作为经典案例采用,为全国同类案件侦破提供了成功经验。

  团队引领的“警营导师”

  2021年5月,宿州市公安局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崔辉追逃工作室”,2023年9月,工作室被宿州市总工会命名为“崔辉劳模创新工作室”。

  崔辉注重研判追逃人才的“传帮带”工作,把自己琢磨的网上追逃新的技战法及时与全市从事研判的民警分享与交流。针对不同类型的在逃人员,崔辉进行深度研判分析,总结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判技战法,并取得较好的实战效果。宿州市先后有80余名研判人员入驻“崔辉追逃工作室”进行轮训,有效带动了全市追逃水平提升。他为宿州市培养出7名全省“追逃研判专家”“追逃能手”,13名民警辅警立功受奖。

  工作室成立以来,逐步构建起多层级的追逃“战斗群”,为各警种提供重要信息4000余条,成为宿州市公安机关信息研判人才的“孵化器”。

  心系群众的“暖心警察”

  崔辉不仅是同事眼中的“追逃能手”,还是一名优秀的寻找失踪人员志愿者。他常说:“技术不仅要有硬度,更要有温度——用科技帮群众找回亲人,是最有意义的事。”

  最令人动容的是帮助一位被拐34年的受害者回家的故事。张某4岁时被拐,与家人分离时间跨度长达34年之久。崔辉利用人像比对和大数据分析,最终帮助找到了已被拐卖三十多年的张某。认亲那天,张某家庭团圆过程由网络现场直播,线上围观人数累计10万人次,点赞量达4万人次。“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张某年迈的母亲哭着不停地说,那眼神直击崔辉内心最深处,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位曾被崔辉帮助过的家属感谢道:“如果没有你们的技术和坚持,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亲人。科技让破碎的家庭重圆,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截至目前,已有全国500多家民政局救助站与“崔辉追逃工作室”取得联系。崔辉利用下班、周末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通过人像比对加研判分析提供重要线索800余条,帮助600多名走失人员一家团圆,找回疑似被拐儿童3名。

  指尖破积案,初心暖民心。崔辉用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的幸福源泉来自于将犯罪分子交给正义的那一刻,来自于社会的和谐和百姓的安宁。凭借着对职业的满腔热忱和自身过硬的工作能力,崔辉用辉煌的战绩书写着对党的绝对忠诚,用科技的力量温暖着无数家庭的心。(齐琪)

【纠错】 【责任编辑: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