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合肥市瑶海区文浍苑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市民董先生申请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式送电,自他购车之日还不到一周时间。这一高效流程,反映出合肥市民安装个人充电桩变得越来越便捷。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合肥的快速普及,小区充电需求日益旺盛。以往车主安装充电桩多采用零散接线方式,施工成本较高。为从根本解决问题,国网瑶海供电分公司计划在小区设置充电桩专用集中表箱。“这种模式就像预留了‘电源插座’,车主申请接电时只需要从集中表箱引线即可。”该公司客户经理赵伟说。
国庆节前,赵伟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完成联合现场勘察,确定了集中表箱安装位置。10月11日,首批四个集中表箱正式通电,可同时满足36位车主的充电需求,未来还将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增加集中表箱数量。
据统计,自集中表箱送电以来,文浍苑小区已有18位车主使用了个人充电桩。董先生的停车位与三号表箱直线距离仅22米,处于4S店赠送的30米表后线范围内,因此本次接电未产生额外费用。
数据显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今年1至7月,全市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9.62万辆,同比增长30.57%。与之相应,同期全市新增居民个人充电桩达3.21万个,是去年同期的1.48倍,预计全年新增数量将突破7万个。
为了全方位服务合肥市民便捷办电、无忧绿色出行,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自2024年6月起打造并推出“让电动汽车和我一起回家”特色服务品牌。该公司绘制了全市居民充电桩需求热点地图,和街道、社区及小区物业公司建立联动机制,率先在安徽省内推出“一小区(社区)一证明”服务模式,即由物业或社区为单位,统一出具覆盖全小区的充电桩安装许可证明,车主无需再重复提交相关许可材料。截至目前,该项服务已覆盖全市45个小区和18个社区街道。
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的电力设施基础薄弱、布线空间有限等问题,该公司创新实施了“网格化”供电布局改造策略。通过紧密结合小区实际车位分布和现有电源点位置,规划建设了超5000个充电桩专用表箱,将用户车位至电源接入点的平均距离缩短至30米以内,显著降低了用户的接电成本。目前,合肥市充电桩平均办电时间压降至一周以内,实现了“一次上门、当日办结”。
今年4月,居民新能源汽车购车与办电“一件事”举措纳入合肥市“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自主创新事项清单。自2024年以来,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已“先行一步”,陆续在全市26个汽车销售4S店、车管所内设置便捷办电“二维码”,形成“购车-申请-安装”的无缝衔接。
此外,该公司于今年9月份成功打通了政企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接口,居民通过线上渠道申报个人充电业务时,系统可自动在线核验并调取身份证、车位产权等5类关键电子证照信息,真正实现了“免证办、零跑腿”的服务升级,使得合肥市民新能源汽车充电便利度进一步提升。(李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