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3岁的徐松松回到家乡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种起了花生,成了一名“新农人”。

通过新品种选育、科技化种植、全链条生产,徐松松和团队目前带动和服务当地花生种植规模达3.6万亩,其自主培育的“红宝粒”花生品种亩产超600斤,累计带动种植户增收超1800万元。一起来了解这位“花生达人”的丰产故事。


作者:金剑、帅玉豪、廖鹏程、吴守魁、王宁涛、司东
素材支持:阜阳市新闻传媒中心、阜南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
2015年,23岁的徐松松回到家乡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种起了花生,成了一名“新农人”。

通过新品种选育、科技化种植、全链条生产,徐松松和团队目前带动和服务当地花生种植规模达3.6万亩,其自主培育的“红宝粒”花生品种亩产超600斤,累计带动种植户增收超1800万元。一起来了解这位“花生达人”的丰产故事。


作者:金剑、帅玉豪、廖鹏程、吴守魁、王宁涛、司东
素材支持:阜阳市新闻传媒中心、阜南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