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这片创新热土上,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超110万户市场主体中,潜藏着72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与690家国家级"小巨人"。然而,当企业渴求更精准的政策触达、更高效的资源对接时,传统服务模式却显疲态。破局之钥,正是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倾力打造的"益企服务云"平台:以数智为笔,绘就企业服务新图景,让政策如春风化雨,让资源似活水奔涌。
记者10月23日从安徽省工信厅获悉,近年来,面对企业新需求新期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强化顶层谋划设计,印发《“益企服务云”平台迭代升级建设工作方案》统筹部署,汇聚千项服务产品、万条惠企政策、十万优质企业、百万动态数据,形成了50余个企业服务创新场景,打造了具有安徽辨识度、工信特色的“益企服务云”平台,示范带动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高标准培育服务。
“益企服务云”平台紧扣“公共”与“服务”属性,以中小企业普遍性、基础性需求为导向,聚力打造全省工信系统“益企赋能”行动“总窗口”、线上企业服务“总平台”。着眼“企业用得好、国内树标杆”的目标,科学构建“八横八纵四贯通”总体服务架构,八横即“八个服务”板块;八纵即建设“两个智脑”、构建“四个支撑”数据库、打造“两个闭环”;四贯通即实现上下左右“四个贯通”,实现企业服务“一网通办、一键触达”。
“益企服务云”平台着力破解企业服务难题,聚焦政策匹配、信息获取、发展路径、产业生态、要素保障及诉求响应等“十大共性难题”,通过“一企一策”实现政策精准直达,“企业画像”让资质信用透明可查,“全周期诊断”助力企业成长梯度培育,“卡位入链进群”助力链群融合,数字信用打破融资壁垒,人才“直通车”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小益”AI政策应答提供全天候服务,以优化营商环境“留言挂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清欠投诉”等举措全面提升企业服务诉求响应效率。
“益企服务云”平台以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及“一张网”建设为抓手,健全共建共管机制,充分利用全省工信系统企业服务资源,引导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切实提升平台知晓率。在平台运行机制层面,构建“省级枢纽平台+市级综合服务窗口+县级公共服务站点”的多维保障体系,实现“体系协同-平台联动-服务直达”的快速响应,确保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益企服务云”平台不断强化为企服务效能,跨部门、跨层级归集惠企政策3万多条,精准推送企业用户27.2万家次;组织线上线下政策宣贯926场次,参与企业17万家次。平台聚集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1634家,服务人员超1.5万人,志愿服务专家300名;提供服务产品3389项,服务对接1.46万项次;收集办理企业政策、供需、融资等各类服务需求11912项,办结率达92.7%;带动开展政策宣贯、融资对接、创业辅导等各类服务活动9565场,参与人数达24万人次。
“益企服务云”平台改变了传统“响应式服务”的被动局面,在多个层面实现了数智化创新,构建起“数据驱动+数智支撑”的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服务主动式赋能、全过程感知。平台以场景服务为主线整合分散资源,形成了面向企业需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突破了简单“功能堆砌”,将数据转化为支撑服务的资源与智能“算料”;打破了“单一服务”的局限,构建起政府、市场与社会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企业服务生态应用体系。
“益企服务云”平台的服务创新实践,不仅为加快推进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了“安徽样板”,更探索出了一条以网络化、智慧化、生态化方式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构建的“需求精准感知、资源智能匹配、服务高效直达”的新型服务范式,对创新为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下一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快推动“益企服务云”平台从“建好”向“易用、实用、好用”迈进,使其真正成为安徽企业信得过、离不开的赋能发展得力服务助手。(记者 汪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