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h.news.cn/anhui/images/hdqqpcbg.jpg
优势产业“走出去”需要拓宽思路,实现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海外合作建厂等“多条腿”走路。
土耳其小姐姐的滁菊奇妙游 滁菊又称滁州贡菊,是兼具药、茶价值的我国“四大药菊”之一。
寻迹中国 | 船在桥上走!“巴铁”小哥带你探访“水上立交” 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阿明来到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桥,体验水在桥上流、船在桥上走的“水上立交”,探访被称为“现代版大运河”的引江济淮水利工程,实地感受中国的治水智慧。
寻迹中国丨江城芜湖的大梦想,乌兹别克斯坦小伙带你来探访 一起跟着杰克的脚步,寻找和发现芜湖之美。
外籍“体验官”看中国基建|猫道是什么道?大桥为何无桥墩? "近日,在安徽建筑大学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安凯来到大桥施工现场,在惊叹之余发出了一长串疑问:猫道是猫走的道吗。"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今日启幕

"为深化产业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6月25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联合主办的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在合肥启幕。"

光伏产品加速“出海”

" 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成根介绍,他们的光伏产品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5%,发电效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更多皖版精品图书“扬帆四海”

  6月22日,为期5天的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落下帷幕。安徽展团携近2000册精品图书亮相,全面展示新时代安徽出版的新成果、新业态。同时,举办多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319项版权海外输出。皖版图书正以“内容+平台+渠道”的创新模式加速“出海”,书写文化“走出去”的安徽篇章。

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发运量突破五千列

6月19日上午,一列满载100TEU、货值逾200万美元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鸣笛启程,这趟列车装载着白色家电、汽车配件、子午线载重胎等“安徽制造”产品,将经霍尔果斯口岸穿越中亚腹地,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合肥中欧班列5月开行量同比增长35.05%

据悉,为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助力更多本土企业“走出去”,合肥海关通过“舱单归并”与“铁路快通”模式,实现数据互联,提升班列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面推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保障班列“不打烊”;推行“白色专列”等定制专列“点对点”直达线路,打造“跨境电商+班列”“保税+班列”等特色专线,不断探索开创班列物流新模式新通道。

芜湖造船业加速“扬帆出海”

" 造船厂营销负责人说。"

媒体关注

新华观察

全球连线|中国“乡村会客厅” 何以斩获“建筑界奥斯卡”?

这座两层小型乡村建筑是利用村中一块闲置空地而建,将当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皖南村落肌理,不仅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乡宴聚会、文化展示等多元需求,也成为展现皖南乡村文化风貌的新地标。

“穿越”场景看消费丨“穿越”车站港口看物流消费新动能

夏日时节,在铁路货运站、长江港口等地,随处可见一派繁忙景象。

智造升级 融合共进——感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跃升脉动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引领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向质而行。

洋洋大观丨“洋记者”中法非遗“双城”感匠心

让我们跟随新华社“洋记者”胡大韋和玉蕾的镜头,倾听中法两国工匠的非遗故事,感受中法两国人民对“工匠精神”的共同坚守与执着追求。

全球连线|在安徽宏村,奥地利记者追寻同胞阿明的“中国故乡”

奥地利电视台的记者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宏村,讲述在此生活的奥地利人阿明的故事,以及介绍皖南山水间的美丽景色和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连线|中非绿色对话:鳄影双城记

从长江流域到非洲尼罗河流域,鳄鱼种群的存续折射出全球生态保护的挑战与希望。

压力下我国水泥行业求解破局之策

面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重重挑战,水泥企业如何破局?行业高质量发展怎样推进?

宝藏之城|这是一座制造浪漫的小镇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是全国有名的婚纱生产和出口基地,全镇共有婚纱生产上下游企业500余家,超过1.5万名相关从业者,打造出年产值24亿元的“甜蜜”产业。

全球连线|八登黄山的法国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中国山川之美

黄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

近三年最好!安徽开局创新高

今年以来,安徽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起势有力、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

全球连线|山水相连 茶酒相会——中德古城文化交响

  在中国新安江边,在德国雷格尼茨河旁,一边是茶叶清香,一方是啤酒醇厚,安徽歙县与德国巴伐利亚班贝格,两座中德古城在不同的文化历史中,展开了一场山水相遇、茶酒相会的对话。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丨安徽博物院:让观众“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80后”院长雷修佛致力于将安徽博物院打造成一个观众“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旅新地标。

春暖一线看生产|赶订单、促创新、拓销路——制造企业力争首季“开门红”

当前,安徽各地制造企业抢抓开局大好时机,铆足干劲赶订单、促创新、拓销路,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安徽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1.3万家

近年来安徽省企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合作持续深入,全省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已超1.3万家。

国际月球科研站扩大全球合作“朋友圈”

9月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塞内加尔航天局签署《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的协定》。

寻“绿”非洲——中非商路融入东方茶文化

安徽黄山是中国绿茶的主产地之一。2008年以来,金昱茗茶叶出口到加纳、塞内加尔、摩洛哥等近10个非洲国家,每年出口量约8000吨。

全球连线|中国茶叶旅非记

在不少非洲国家,喝上一杯中国茶已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

“促进经济发展、架起文化桥梁”——境外旅行商组团“打卡”中国黄山

12日,在俯拾皆是美景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一场主持、致辞、宣讲全英文的文旅推介会,让应邀到这里的境外旅行商代表们感受到了“满满的真诚”,也体会到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黄山,正在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参考消息特稿|“千年药都”加速推动中医药“出海”

药都路、芍花路、亳菊路……在中国,很少有一座城市如亳州一般,有如此多以药命名的道路。

中国制造的“新质”吸引力

20日,安徽合肥,一场对接洽谈会汇聚国际投资者。数十位跨国公司代表与中方合作伙伴围坐于一张方桌,畅谈中国制造业提质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融媒视角

科特,制作,茶叶,变身,手工 全球连线丨洋主厨“寻味”中国非遗——一片叶子“搭”出花样玩法

"在位于深山之中的猴坑村,科特拜访了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方继凡,向他学习了传统手工制茶的工序。"

中国,铁四局,景德镇,科学技术,文化 在“千年瓷都”遇见不一样的“China”

前不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贝塔来到景德镇,感受传统古窑浴火重生的艺术魅力,发现不一样的“China”。

安徽省,光灿灿,当涂县,收割,放眼 安徽当涂:小麦成熟时 夏收好风光

  小满时节,安徽省当涂县江心乡四万余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放眼望去,麦浪滚滚,“金”光灿灿,好一幅丰收的夏日好风光。

黄山,吴文贵,叹为观止,风景区,云海 限时观赏!安徽黄山现“鸿运当头”奇景

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一轮红日于云海松涛间缓缓升起,与黄山观音石的顶部完美重叠,形成“鸿运当头”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宁国市,安徽省,青龙湾,端午节,劈波斩浪 安徽宁国:青山绿水行龙舟

端午节前夕,安徽省宁国市青龙湾风景区鼓点震天,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活动在此上演。

种植,梦思康,铜陵市,安徽省,义安区 安徽铜陵:"美丽经济"扮靓和美乡村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梦思康百合种植基地的200亩百合花竞相绽放。"

浑然天成,宛如,水面,意境,如黛 安徽池州:秋浦河畔 远山如黛

初夏时节,雨后初晴的秋浦河畔远山如黛,水面雾气氤氲,意境悠远,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

龙虾,五河县,安徽省,养殖户,养殖业 安徽五河:生态小龙虾 富民大产业

在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养殖户们忙着捕捞、分拣小龙虾,供应市场。

新华访谈

大美安徽

安徽黄山:湖光山色生态美

6月4日,航拍镜头下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月潭湖风光旖旎,清澈的湖水与群山、云海构成一幅生态画卷。

安徽池州:云雾九华 风景独好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安徽芜湖:夏日茶园风光美

"新华网发(肖本祥 摄)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茶园风光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茶园风光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茶园风光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梅冲茶园风光。"

我有镇馆之宝|一条运河承古今

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诗意中国丨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一起释放多巴胺!在大别山体验网球闯关之旅

快来,跟着镜头一起体验打网球的快乐,在运动中释放多巴胺。

安徽芜湖:银线穿云似画卷

"新华网发(肖本祥 摄)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境内的“西电东送”特高压线路。"

安徽歙县:“徽州端午锦” 巧手寄安康

"5月26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许村镇许村,村民在手工缝制非遗“徽州端午锦”。"

桃花潭水千年韵 龙舟竞渡寄乡情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桃花潭镇,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