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需要跟进时代、反映时代。黄梅戏具备反映时代生活的艺术特性。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我们需要反映时代、取材脱贫的黄梅戏,为脱贫攻坚壮丽的时代画卷增添一笔黄梅戏的艺术色彩。
今年安庆黄梅戏展演期间上演了开幕大戏《鸭儿嫂》。这部黄梅戏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塑造了一位农村妇女张满秀,通过养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同时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贫困户小六子,终于使小六子在沉沦中奋起,把“要我脱贫”转化成“我要脱贫”。
目前,《鸭儿嫂》已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大戏项目、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项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戏曲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等。
全剧讲诚信、讲劳动致富,挖掘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人生意义,书写人性的温暖、善良和真诚,把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紧密联系,艺术地反映脱贫攻坚的壮阔情景。
近几年,扶贫戏很多,如何打造一部真实感人、接地气的扶贫戏,一部不一样的扶贫戏,我们一直在思考。2018年我们开始创作,创作团队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先后前往安庆潜山、望江等地,实地感受养鸭农户的生活,在农村一共待了20多天。戏里的一些台词很生动、很感人,这些都源于生活、源于基层,很好地展现了农民身上淳朴、善良、诚信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