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举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艺术节开幕。
9月28日晚,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开幕式上表示,创办于1992年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黄梅戏艺术盛会。
9月28日晚,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开幕。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在开幕式上表示,黄梅戏以其深厚的人民性和艺术性,几百年来唱响大江南北,历久弥新。
9月29晚,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开幕。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在致辞中表示,安庆市将着力解决好影响黄梅戏发展的三大问题
根据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总体方案和旅游活动方案安排,艺术节旅游组将举办以“唱黄梅、游安庆、赏美景”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近几年,安庆将振兴黄梅戏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好戏送下去,人气聚起来,推动黄梅戏“走下去”,走向民间,走向未来。
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演日程发布,如有变动,以实际演出为准。
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主要活动一览表公布。
突出黄梅戏主题,把握惠民乐民主旨,围绕展示黄梅戏传承发展成果的主线,注重文化与旅游、商贸结合。
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9月28日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镇罗岭镇黄梅村(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安庆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南京人,祖籍河北,黄梅戏演员。曾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原为京剧演员,抗战初期,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黄梅调班同台演出,各演半场,故也演黄梅戏,直至1950年,才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1952年应上海之邀,与严凤英合演《天仙配》中《路遇》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不久,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与严凤英合拍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黄老屋人。中专文化,民盟成员。196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京剧团。现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艺术总监,中国剧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连续4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
1968年3月20号生于安徽,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文联副主席、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五届全国戏剧家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
1962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国家级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黄梅戏 "五朵金花"之一。
1962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太湖,原籍安徽寿县。1975年学艺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1980年毕业分配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张小萍出生在黄梅戏之乡安庆,幼年在马鞍山当涂县度过,父亲是当涂县黄梅戏剧团作曲及主音,母亲也是黄梅戏演员,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十分钟情于黄梅戏艺术。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喜爱的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表演系,凭着自己较好的天赋和勤学苦练,在校主演过十余本大小剧目,年年评为三好学生。
1972年12月出生,山东德州人,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专科学校,国家一级演员。现就职安徽省黄梅戏剧院。1996安徽省黄梅"黄山杯"大奖赛"十佳" 演员及98首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银奖获得者。曾在舞台剧《天仙配》中饰七仙女、《红楼梦》中饰宝钗、《红丝错》饰昌榴月、《喜荣归》中饰崔秀英,并在黄梅戏电视剧《家》、《秋》中扮演主角。2009年,凭借在《逆火》中对小奶奶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一举摘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