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蚌埠市,前5月民间投资增长37.6%,远高于全国8.1%的增速,并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5%,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安徽蚌埠至浙江宁波铁海联运专线正式开通,为“皖北造”外贸出口产品又开辟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便捷新通道。
一些要用“放大镜”乃至“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创新,同样有着巨大的突破意义。虽然看起来是个“小突破”“小创新”,却格外让业界兴奋。中国玻璃产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都是建筑玻璃,高档电子玻璃一直是产业短板。
一块玻璃除了可以挡风遮雨、透过光亮,或是制作成艺术品,还能做什么?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下属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答案令人耳目一新。记者到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看到巨大的厂房屋顶上铺着一块块玻璃,外立面也镶嵌着玻璃。
蚌埠市日前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从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一揽子政策出炉,推动蚌埠市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
蚌埠市淮上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在活动中坚持把问题办理作为活动的核心,积极探索源头性问题化解机制,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作用,力求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破解企业发展共性难题。
安徽坚持打造开放大平台,开放载体逐步夯实。目前,全省建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17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数量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今年6月,蚌埠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方案,将“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从工商质监(市场监管)、税务、人行等部门,延伸至商业银行、公章刻制单位等服务机构。
蚌埠市淮河艺术馆迎来了馆藏书画、古钱币、瓷器、玉器、家具、文玩杂件等五大类艺术品联展,旨在充分发挥民间艺术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阵地作用。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蚌埠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活动在蚌埠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