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李锦斌指出,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集中精力开好党的十九大,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李国英强调,要认真贯彻报告关于创新发展的部署,发挥安徽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开幕以来,创新驱动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如何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出席党的十九大的安徽代表踊跃发言。
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安徽省代表非常关注。代表们还就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治理,引发安徽代表热议。
民生难点,就是医改重点。近年来,我省着力破解大医院“拥堵病”,通过创新“医联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
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干劲,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行动,打造生态文明安徽样板,让江淮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今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安徽将始终围绕“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底线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余静代表说,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脱贫攻坚迈出了新步伐。去年,大湾村脱贫20户71人;今年,大湾村脱贫34户117人的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又迈进一大步。
如何把作风建设往深里抓?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郑李龙代表说,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发出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员令,与会安徽代表积极学习讨论。